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白虎湯的遣用標準

《白虎湯的遣用標準》
張志遠

《傷寒論》白虎湯對像,既少煩躁,亦未提及大汗、大
渴、大熱、大脈,五症均無,反而列出表有熱、裡有寒, 
令人生疑。『在此情況下投予石膏,就好似盲人騎瞎馬、
夜半臨深池,步人險境』。准斯以觀,白虎湯的應用,缺
乏確切標準。
家父曾言,只有照後世所定汗、渴、熱、脈 四大,給予患者,不然就無針對性症狀,良方一首,尋不到適應証,十足感嘆。調理熱性病而方向、目的不明,絕不能以「胃家實」三字了之。
老朽認為石膏臨床,要學習清代醫家的經驗,補充大論的欠缺,方可完璧歸趙,掌握 汗、脈、熱、渴,突出舌紅苔黃、體溫持續不降,腸道尚未燥結。若發生譫語、大便不下,就應停用,已轉成大承
氣湯對象了。
1982 年於濟南診一高校學生,外感風寒傳人
陽明,咽喉紅腫,口乾而渴,出汗高熱不退,脈搏洪滑,
喜冷飲,欲吃冰糕,注射大量抗生素功力不顯,要求改換
中藥,即以白虎湯加味予之,有石膏 60g、知母 30g、甘
草 6g、粳米 30g、大青葉 30g、青蒿 15g、板藍根 30g、
黃芩 15g、金蕎麥 30g、山豆根 10g、牛蒡子 15g,水煎
分 4 次服,4 小時 1 次,日夜不歇,連用 3 劑,體溫下
降,症狀遞減,又飲 2 天,起床而愈。白虎湯臨床,是看
石膏的戲,必須找到主症,則箭不虛發,易於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