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溫病診療的幾個問題 「轉載」

《溫病診療的幾個問題》
劉仕昌

一、臨証診察要全面
溫病是由多種不同的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的一類急性外感熱病。各種溫病的發病過程及其治療都有各自的特點。臨床上,首先要對病人進行全面的診察,為辨証求因、審因論治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個人認為,抓好這一環
節,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臨床症候:要認真詢問病人的所有症狀,重視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一般來說,邪在衛分、氣分,舌象變化多表現在舌苔方面,如苔薄白多為邪在衛分,苔黃多為邪在氣分;邪在營血分,舌象變化多表現在舌質方面,如
舌絳多為邪人營分,舌紫絳多為邪人血分。苔質可辨別溫邪的性質,如濕熱性質的溫邪為病,多見苔膩;不兼濕的溫邪為病,多見苔燥。驗齒燥與否,判斷津液存亡。辨斑疹白瘩,瞭解病邪的性質和邪勢盛衰。還要注重觀察咽喉
。咽喉乃肺胃之門戶,溫邪侵犯人體,多從口鼻而人,首先犯肺,咽喉首當其衝。觀察咽喉,能瞭解病情輕重、津液存亡。溫病初起,邪熱傷津、陰液不足常可見咽部微紅微痛,後壁粗糙;熱毒熾盛,咽紅腫甚,甚則出現膿點;
濕重熱輕,咽微紅或不紅,後壁粗糙明顯。不同的溫病,其發展變化有一定的差別,因此,還要注意發病全過程的証候特點,用以辨明其病因。
2 .既往史:因為不同的溫病發生與體質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如平素脾胃虛弱,健運失職的人易患濕溫;陰虛體質的人易患秋燥等。
?3 .天時氣候:祖國醫學強調「天人合一」的觀點。溫病學尤其重視季節氣候對溫病發生的影響。溫邪是外邪中屬陽熱性質的一類致病邪氣,各種溫邪的形成和傳播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來說,春天溫暖多風,易形成風熱邪氣
,引起風溫;夏天氣候炎熱,易形成暑熱邪氣,引起暑溫;長夏季節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易形成濕熱邪氣,引起濕溫;秋天氣候乾燥,易形成燥熱邪氣,引起秋燥。如氣候反常變化,「非其時而有其氣」
,也可產生相應的溫邪。如冬天不寒反溫,也易形成風熱邪氣;初秋氣候炎熱,仍可形成暑熱邪氣,等等。
二、病因病理須辨明辨病因,就是根據診察所得到的資料,結合各種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如風熱邪氣具有炎上疏洩的性質,致病多先傷肺衛,易逆傳心包,常夾痰壅肺;若病發於春季,初起見發熱微惡風寒
,咽紅,咳嗽,舌苔薄黃,脈浮數,進而傳變較快,可出現心營証候,咳痰氣喘,多屬風熱邪氣為患。暑熱邪氣具有炎熱酷烈的性質,致病多先傷陽明氣分,易內陷厥陰,耗傷津氣,多夾濕邪為患;若,病發於夏季,起病急
驟,初起即見陽明氣分熱盛証候,病程中易見邪熱內閉心包和肝風內動証候,津氣受傷明顯,多屬暑熱邪氣所致。濕熱邪氣具有重濁粘滯難化的性質,致病多犯中焦脾胃,常留戀氣分,留困日久易傷陽氣,亦可化燥傷陰;若
病發於長夏季節,患者素體脾胃失健,初起症見身熱不揚,身重肢倦,胸脘痞悶,小便短赤,舌苔濁膩,脈緩,病勢纏綿,傳變緩慢,多屬濕熱邪氣為患。燥熱邪氣具有乾澀的性質,致病必耗傷津液,易犯肺經;若病發於秋
季,初起見肺衛表証,咳嗽痰粘難咯,咽乾鼻燥,皮膚乾燥,苔乾,多為燥熱邪氣為患。熱毒邪氣具有易搏結於局部肌膚的特性,致病多引起局部紅腫熱痛,甚則潰爛。
溫邪侵入機體後,可以引起衛氣營血和三焦所屬臟腑的功能失調和實質損害,產生各種病理變化。臨床上,要根據就診時的証候特點,運用溫病學理論辨明衛、氣、營、血分及肺、心包、脾、胃、肝、腎等的病理變化。
辨病因和辨病理不能截然分開,它們是溫病辨証的兩個不同的側面。辨明了病理,才能作出針對性強的祛除病邪的治療;辨明了病因,才能準確用藥,藥到病所,有效地調整和恢復機體的功能。
三、立法用藥宜精當溫病治療的目的,在於及時祛除溫邪,消除病理變化,調整和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在臨床上,如見患者高熱,便予大劑量石膏、清熱瀉火,未必取得預期療效。筆者認為,溫病治療的立法用藥,要注意兩個
問題。
1 .必須針對溫病的病因病理立法用藥:一方面要注意祛除病邪,消除了病邪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惡化。在各種溫病的初中期,邪勢較盛,均須選用針對性較強的祛除病邪,的藥物。如風熱邪氣為患者,可用牛蒡子、淡竹葉、
川貝母、蔞仁等;暑熱邪氣為患者,可用青蒿、蓮葉、扁豆花、西瓜皮等;濕熱邪氣為患者,可用藿香、佩蘭、白蔻仁、生苡仁、黃芩等;燥熱邪氣為患者,可用沙參、花粉、玉竹等;熱毒邪氣為患者,可用銀花、連翹、蒲公英
、甘草等。
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病程階段及其病理變化施治,以便藥到病所,最有效地消除病理變化。如邪在衛分,治以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或桑菊飲;邪在氣分,治以清氣洩熱,選用白.虎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加減;熱結大腸
,治以通下積熱,方用承氣湯類;邪人營分,治以清營透熱,方用清營湯;邪人血分,治以涼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氣營兩燔,治以氣營兩清,方用清瘟敗毒飲等;邪熱內閉心包,治以清心開竅,方用「三寶」配服清宮
湯;肝風內動,治以熄風鎮痙,熱盛動風者用羚角鉤籐湯、虛風內動者用三甲復脈湯;熱傷陰液,治以養陰增液,邪熱傷及肺胃津液者用益胃湯等、久熱傷及下焦腎陰者用加減復脈湯;熱熾灼津導致陰竭陽脫,治以護陰救脫,用
生脈散加牡蠣、龍骨;濕溫病盛於氣分,治以清熱化濕,可選用三仁湯、黃芩滑石湯;濕熱痰阻三焦,治以和解三焦,用蒿芩清膽湯或杏仁滑石湯。在這些方面,要貫穿「異病同治」
、「同病異治」的思想。
2 .必須處理養陰扶正和清熱祛邪的關係:這是溫病治療的特點。溫病是外感溫邪引起的急性熱病,邪熱侵人機體,必然損傷正氣,耗傷陰液。治療上養陰增液,扶助正氣,則有利於祛除邪熱;祛除邪熱,自然有護衛正氣的作用
。因此,祛邪與扶正是相輔相成的。但是,無原則的養陰扶正或清熱祛邪都不利於收到預期臨床療效。孰輕孰重,臨床上必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初中期邪熱較盛,正氣不虛,以清熱祛邪為主,養陰扶正為輔;如到了
末期,邪熱已不盛,正氣不虛,則重在養陰扶正、兼清餘邪;若中期邪熱仍盛,正氣已虛,則清熱祛邪、養陰扶正並進,應用養陰扶正藥物,要注意勿滋膩留邪。一般初期可用蘆根、花粉之類,中期可用沙參、石斛之屬,後期可
用生地、白芍、麥冬之輩。在溫病後期,如見患者舌質嫩紅無苔、無發熱,多屬氣陰不足,治宜益氣養陰,可用四君子湯加雞內金、淮山藥、麥芽、生苡仁等,不宜過用滋膩藥。
四、病案舉例邱某,女,27 歲,學生,1985 年 8 月 20 日晚初診。患者於 5 天前淋雨,當晚即發熱,伴惡寒頭痛,經附院門診和急診觀察室診治,服中成藥及西藥,病情無改善,繼進苦寒清熱之劑,發熱暫退,旋即熱度增高
,遂人院治療。人院後,服用大劑清熱解毒之晶,症情未減,邀餘會診。症見壯熱 (體溫 40.1 ℃ ),惡寒,頭痛,輕咳無痰,口乾不欲飲,噁心欲嘔,面赤,咽紅,大便溏,小便黃短,舌苔黃膩,脈浮滑數。人院查血常規
:白細胞 2.35X10^9 /升,其中桿狀 0.05、中性 0.64、淋巴 0.27、伊紅 0.04,血小板 86X10^9 /升。患者發病雖在初秋,但當時氣候仍炎熱,暑熱邪氣襲人,且患者發病急驟,迅速出現陽明大熱,耗傷津氣的証候,故
認為暑熱邪氣為患。因「暑多兼濕」,濕困中焦,故見噁心欲嘔,便溏,不欲飲,苔膩。暑濕鬱表,故見惡寒,脈浮。縱觀病因病理,治當清暑化濕,瀉火生津。處方:青蒿、香薷 (均後下 )、甘草各 6 克,藿香 10 克,
扁豆花、白蒺藜、蒼耳子各 12 克。1 劑水煎服。
8 月 21 日二診:發熱大減 (體溫 37.3 ℃ ),惡寒消失,頭痛減輕,咽紅,舌苔黃膩,脈浮滑略數。辨証為暑濕未清,仍守上方加減:青蒿、香薷 (均後下 )、甘草各 5 克,生石膏 (先煎 )、大青葉、連翹、葛根、花粉各 15
克,板藍根、白蒺藜、菊花各 12 克,藿香 10 克。2 劑。
8 月 23 日三診:熱退 (體溫 36.9 ℃ ),頭痛已除,汗出,咽微紅,口乾,舌苔薄黃,脈弦滑。為邪熱初退,胃陰受傷。治以益氣養陰,兼清餘邪。處方:菊花、西洋參 ( 另燉 )各 10 克,花粉、太子參、大青葉各 15 克,
丹參、白蒺藜、連翹、板藍根各 12 克,糯稻根 30 克,甘草 6 克。2 劑。藥後神佳,胃納增,唯口略乾,咽微紅。查血常規復常,血小板 158X10^9 /升。仍守上方加減續服 2 劑,調理後痊癒出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