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濕証明辨「轉載」

《濕証明辨》
梁劍波

任何疾病,當其發展到某一階段,或病的轉化過程到某一時期,就會出現濕邪的存在現象。例如感冒會出現挾濕;風濕性關節炎,會出現風濕本証或濕痺;腎炎水腫會出現脾虛濕困;而老慢支咳嗽會出現濕痰……尤以廣東地處南方,氣候濕熱,本証較為常見。
明白治濕的道理,則其他各科的辨証施治亦會得到啟發。
濕証由外傷、嵐瘴、淋雨、涉水、臥濕地、穿著濕衣服等原因引起。得病之後有頭重、目眩、身骨疼痛、手足酸軟麻木、膝腿腫痛、體重、足踝關節漫腫、筋脈拘攣、目黃、便赤等証候群,都為外傷於濕所導致。濕有內中的,或嗜食醇酒厚味,或嗜食生冷,脾虛不能運化,濕邪停於三焦,注於肌肉,滲於皮膚;得病之後,四肢浮腫,大便溏洩,
胸膈痞滿。
治療的大法是:
濕在上在外的,應用祛風勝濕法,用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川芎、蒿本、甘草、防風、蔓荊子。如無頭痛,去蔓荊子加蒼朮,熱服微取汗。
濕在下在內的,當用滲濕法,以五苓散利其小便。《原病武》云:「治濕熱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五苓散實系治內濕的主要方劑。
內濕傷及臟腑:常見的為濕傷膀胱。症見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而腫脹,方宜用五苓散;
濕著於脾,症見四肢浮腫 + 不能屈伸,大便多溏,宜除濕湯:蒼朮、陳皮、厚朴、雲苓、白朮、法半夏、甘草、生薑。
濕著於腎:症見腰疼身重,小便不利,即前人所謂的「腰痛如系五千錢」,宜腎著湯:
乾薑、白朮、炙甘草、雲苓。
梁師還認為,在南方濕熱証多,濕寒証少,當從脈証明辨之。例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引飲自汗,為濕熱証。若脈遲緩,小便自利,身疼無汗,為寒濕証。濕熱,身黃如橘,小便不利,腹微滿脹痛的,茵陳蒿湯;身黃,小便不利而渴的,五苓散加茵陳。煩熱,小便不利而渴,亦為濕熱,宜桂苓甘露飲:豬苓、雲苓、澤瀉、白朮、桂枝、滑石
、寒水石、石膏。寒熱相搏的,清熱滲濕湯:蒼朮、黃柏、澤瀉、黃連、雲苓、竹葉、甘草。肩背沉重疼痛,上焦熱,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的,乃系外傷濕熱,用當歸拈痛湯:當歸、茵陳、升麻、葛根、羌活、防風、苦參、知母、豬苓、雲苓、甘草、澤瀉、黃芩、白朮、蒼朮。本方並可治濕重的腳氣症,及因外濕所致的瘡瘍、濕疹、膿水不絕。
有人間中濕証與風濕如何分別?
梁師謂:中濕,系由於地處山澤卑濕,或陰雨熏蒸之氣
冒襲人體,這是脾與胃受濕為多。它的症狀為一身盡痛,脈來沉緩,治療應用「燥可勝濕」的方劑,並要兼利小便。風濕,系由於汗出當風,濕氣鬱閉腠理,這是膀胱與腎受濕為多。它的症狀是惡風發熱,不欲減去衣服,肢體疼痛,大便難,小便利,至日晡發
熱增劇,脈來浮澀,治療應以「風 (藥 )可去濕』』的方劑,並要兼取微汗。喻嘉言氏對這一分析有獨特的見解。他說:「風濕雖同傷太陽,但風從陽,上先受;濕從陰,下先受。風無形而居外,濕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頭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痛,身重,微腫等症。此固宜從汗解。但汗法與尋常不同:用麻
黃湯,必加白術,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
至於感冒挾濕用藿香正氣散;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的用豬苓湯;傷濕、食滯、停飲、腹痛洩瀉,用胃苓湯;風水相搏,麻木身痛,汗出惡風,用防己黃耆湯:防己、黃耆、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慢性腎炎水腫,脾虛濕因,腫處如爛瓜,按之凹陷不起,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耆、澤瀉。
肺原性心臟病,一身盡腫的,陰陽兩虛,真元下虛,濕熱上盛的,不時喘滿眩暈,肢體麻木,宜地黃飲子:山茱萸、肉蓯蓉、肉桂、附子、巴戟天、石菖蒲、麥冬、五味子、遠志、雲苓、石斛、薄荷,加竹瀝、薑汁 (沖 ),送下黑錫丹。
以上這些治濕証的經驗,都是梁師曾經實踐而有良效的治濕法。
濕証各家的辨証施治,在這裡擇其實用的加以引述:
喻嘉言氏治濕,必用附子以回陽為主。他說:「人由陽氣虛,故陰濕得以踞之也。」濕在表的,用桂枝湯加附子以發汗,濕在裡的,用附子合細辛、大黃以下之,濕鬱於中用附子合白朮以溫中燥脾。他用附子以溫陽行濕,對風濕或寒濕有一定療效。
張石頑氏認為,內不渴,外不熱而小便自利的,為津液不足,宜白朮附子湯。一服之後,覺身痺半日許,再服或三服,病人感到如鬱冒狀,也不要驚怪。這是白朮、附子「並走波中逐水氣也」。梁師研究了很多名家的治濕學說,大都用附子、白朮,這點經驗,是值得效仿的。
張仲景氏說:「濕家大忌發汗,汗則痙。」張氏這一見解是以「濕者本多汗,易致亡陽也」來立論的。
羅謙甫氏治濕的經驗是:「春夏之交,濕証,病擬『傷寒』,但多服五苓散,濕去自愈。切忌汗下,小誤必不救。」
這也是本張仲景氏的見解提出的。梁師認為,濕証用發汗亦不拘泥,只是要看病症如何。例如有外感必須微汗,因為利尿與發汗系治濕的大法。但真陽素虛的病人,要慎用汗、下之劑。
陳修園氏治濕,用二陳加蒼朮、白朮、羌活。外濕加紫蘇、豬苓、澤瀉、木瓜、防風;
內濕加木通、木香、澤瀉、砂仁;兼食積的加山楂、麥芽、枳實;寒濕加乾薑;濕熱加
黃連、黃芩、檳榔、連翹。這些方法,是極為乎穩的。
《丹溪心法》謂: 「蒼朮治濕,上下部皆可用。」又謂:
「二陳加黃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脾胃受濕,沉睏倦怠者宜之。」「若痰濕,須用白朮,上部濕須用蒼朮,下部濕須用升麻,外濕宜散表,內濕宜滲淡。燥濕宜羌活勝濕湯、平胃散治之;風濕相搏者,宜用黃耆防己湯。凡下焦有濕熱,龍膽草、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如下焦腫及痛是濕熱,宜防己、龍膽草、黃柏、蒼朮。《丹溪心法
》這些寶貴經驗,如果運用得宜,以之治濕,真是「目無全牛」了!
《內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風氣勝的為行痺,寒氣勝的為痛痺,濕氣勝的為著痺。喻嘉言氏認為:「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浮細者,非有外風與之相搏,只名濕痺。濕痺者,濕邪閉其身中之陽氣也。但利小便,使陽氣通,痺自解矣。若猶不解,則必陽氣為濕所持而不是外洩,又當微汗以通其陽。」梁師的見解是濕痺如要微汗通陽,則四妙散合五苓散最妙。因為黃柏之苦堅,蒼朮之辛燥,合五苓散之微汗通利,以治濕痺,相得益彰。
濕証日久,形體壯實的病人必多化熱。據梁師的經驗,濕証化熱則為濕熱,初起必惡寒,這是陽為濕遏的現象。濕如化熱,是濕鬱成熱,陽明熱甚汗出,是熱在濕中蒸騰為汗的現象。濕蔽陽明則胸痞,濕邪內甚則舌白,濕熱交蒸則舌黃,熱重於濕則口渴,濕重於熱則水飲內伏,雖渴亦不引飲。如能一一細辨,再參各家之說,濕証自無所遁形,辨
証不難,治之自易了。
大凡濕証的脈象,多為濡緩。然以梁師的經驗,濕証脈無定體。陽明濕熱盛見陽脈,太陽濕寒盛見陰脈。濕証亦有脈兼澀象的,兼浮大的,兼沉細的。這些現象會使人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之感!
張石頑氏謂:「若濕中之陰則脈有沉緩、沉細、微緩之分……蓋沉緩、沉細為太、少二陰寒濕之本脈,人所易明,獨厥陰脈見微緩,世所共昧。夫厥陰雖有濕著,風氣內勝,鼓激其邪,流搏於經絡之中,所以脈不能沉,而見陽浮陰緩之象。是知微緩亦厥陰受邪之本脈,觀仲景厥陰例中,可以類推。」的確,濕邪為病,轉化最速,汗出未拭去而為
風閉,由為風濕;稟賦素熱而濕邪襲之,則為濕熱;元氣素虛而洲傷之則為寒濕。又脾為陽土,胃為陰土,濕為土氣。濕與火合則歸陽明,濕與寒合則歸太陰。這些例子臨証愈久愈會叫白的。所以梁師認為,濕証之脈,脈無定體,應看症狀的從屬,而以脈象作參考,方不致「膠柱鼓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