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甘桔湯合苦酒湯加減治療聲帶結節案》
于己百
劉某,女,33歲。小學教師。1991年1月25日就診。
患者因感冒後聲音嘶啞,延及半年多,經多方治療,效果
不顯。後在醫院檢查,診為聲帶結節,現自覺咽干而澀,
癢塞不爽,微覺疼痛,聲音嘶啞,飲食正常,大便偏干,
舌紅,苔薄白,脈沉弦。証屬邪熱傷陰,氣道燥澀,氣血
凝結於咽喉所致,治宜清熱養陰、利咽散結為法,方用少
陰甘桔湯配合苦酒湯加減。
處方:柴胡 12g,黃芩 10g,黃連 10g,生石膏 20g,升
麻 6g,連翹 20g,赤芍 12g,蟬衣 10g,殭蠶 10g,元參
12g,板藍根 12g,桔梗 10g,甘草 10g。水煎,二次分服
。
另用半夏 3g,用苦酒 (即食醋 )一兩,浸泡半小時,再煎
二三沸,取汁,攪人雞蛋清一個。用藥液少許滴喉,一日
數次。
1 月 28 日複診:服上藥 3 劑,咽乾澀痛明顯減輕,聲啞
亦見好轉。原方加夏枯草 12g,再進 7 劑,並囑堅持用苦
酒湯滴喉。
上法治療一月餘,聲已不啞,複查聲帶,結節消失。
按語:
聲帶結節多由過度使用聲帶所致,故多見於演員、教師、
營業員等職業者。中醫認為,肺主氣,其脈經氣管上行,
通於會厭、聲帶,患者因職業關係,經常高聲歌唱或講話
,容易耗傷肺陰而生虛熱,虛熱上蒸於咽喉,則咽乾澀痛
,虛熱煎灼會厭,則聲帶經常充血,甚則氣血凝滯而成結
節,以致影響氣道開合,故見發聲嘶啞不爽。少陰甘桔湯
(桔梗、甘草、陳皮、川芎、黃芩、柴胡、元參、羌活、升
麻 )乃《外科正宗》方,實由《傷寒論》中甘草湯、桔梗
湯為基礎發展而來。于氏用此方去羌活、陳皮、川芎之溫
散藥,加入黃連、生石膏、連翹、板藍根以及元參等清熱
瀉火、解毒利咽之品,以增強清潤之力;如人赤芍涼血活
血,以改善局部血運;加入殭蠶、蟬衣、夏枯草等清肝熱
,散結滯,以促進結節之消散。苦酒湯乃仲景《傷寒論》
治「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之主
方。原文所指咽痛,局部生瘡,或有潰爛,聲音嘶啞,甚
至失音,實屬痰熱阻閉,虛火上郁咽喉所致,故用苦酒湯
潤燥斂瘡,斂火降氣以治之。于氏移用治療聲帶結節、聲
帶息肉、聲帶水腫等常獲良效。綜觀本案,于氏以少陰甘
桔湯內服,從整體治療,以苦酒湯滴喉,從局部用藥,,
二方配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足見其臨証治病,不僅
善於選方用藥,而且在治療方法上還善於綜合運用,靈活
變通。
(鄧 沂 張士卿 于善哉 李金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