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萬山不許一溪奔──讀書思考加臨床,是中醫畢生的事業「轉載」

萬山不許一溪奔──讀書思考加臨床,是中醫畢生的事業
 

李傑

南宋詩人楊萬里曾經寫了一首七言絕句《桂源鋪》,詩
日: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詩人所表達的哲學意境是,歷史的車輪是前進的,無人能阻攔,雖然只是一溪之水,力量微薄,而山石如此堅固,也攔不住溪水前進的步伐。

用在這裡說明中醫的態勢也很恰當。中醫和西醫之爭,偽科學和科學之爭,宏觀和微觀之爭……很熱鬧,但是中醫並沒有因此而衰亡。所謂的:你愛或者是不愛,中醫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中醫不會亡於西醫之手

中醫的臨床萎縮了,好中醫少了,名老中醫也慢慢地「淡出江湖」,但是中醫還是要人來傳承,越是亂的時候,越出大家,如「五四時期」的「德先生和賽先生」之爭,「異見人士」對中醫的打壓和打擊,不影響出名醫的,如余雲岫和惲鐵樵的文字爭辯,現在讀起來還是那麼的迴腸蕩氣。
在我看來,中醫如果要完結,也絕對不會死在西醫手中,
而只會「禍起蕭牆」。

內部人,如果亂起來很可怕,因為外邊的人不知道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乾坤天地」,無從下手。就是某些「不明真相」的西醫人叫囂:中醫是偽科學或者不科學。中醫一點也不怕,為什麼? 如果能拿出實証,說明某一個病,西醫已經攻克了,搞定了,而你中醫沒有辦法治療。這樣的實証多了,中醫自然退出歷史舞台,成為文化讓人來瞻仰或是研究。
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中醫西醫各有不足各有所長,彼此對立統一,如陰陽矛盾的運動變化。

而中醫人自身如果變化了,自己來毀滅自己,就太容易了,親人相殘父子相鬥,如宮廷的內部鬥爭,一旦公開,也就「改朝換代」了。特別是有能力的中醫人變化,如那些已經是教授專家的中醫,有很多粉絲追隨,學生也好,病人也罷,專家一變,連學術的風氣都改變了。就像皇帝要殺太子,您說,能太平嗎?

做個夢

年輕的中醫,要長久保持對中醫的感情,有個前提是要生存,然後是看到希望,如果連身為老師的老中醫,都哀嘆中醫的無能,或者中醫的不力,小中醫們就只能叛變。
而中醫想過好日子,不難,看好病! 別用西藥,西藥是西醫的事兒,西醫一般不用中藥看病,我們為什麼要用西藥看病呢? 西醫有長處,可以介紹病人去找西醫看,這點做中醫要大氣。已經胃穿孔了,已經腹膜炎了,讓西醫修補下未嘗不可,病人風險也小多了,人家可以輸血,人家有靜脈營養。修補得差不多了再來,不丟人的。而西醫在治療胃炎胃潰瘍,用的什麼「三聯療法」大開殺戒的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最後菌都死了,症狀還在。中醫消除症狀很快,且不管您是什麼細菌病毒的,只用辨証論治就好。並不是用西醫的診斷和治療來指導我們的。在這一點上,中藥比西藥強,見效快,副作用小。所以完全可以將「面子」賺回來。

不用西藥,可以完整地運用中醫的治療手段,經驗和教訓並存,實踐和時間久了,就是好中醫。在當下,西醫如此強大的時候,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就是提高臨床療效,這是中醫不死的核心,而提高臨床療效的方武,就是多看病,完整地完全地用中醫理論用中醫手段看病。

某相聲大師說,現在的相聲不好聽了,為什麼? 因為講相聲的沒有要過飯。

對應到中醫,為什麼古代名醫輩出啊,因為是私人經濟,要看好病才有飯吃,才能生存。如果所有的中醫,都沒有國家發的工資和補貼,靠病人掛號開藥,還只許開中藥或者只能用針灸之類的方武,估計會走很多人,但是留下來能生存的就是好中醫。堅持 10 年的,國家重獎:房子和車子。這時候的中醫就都是真中醫,也給後學者做了榜樣。當然這是體制內的中醫,大醫院的中醫。為什麼會出此下策,因為在醫院裡面不用西藥,不受西醫感染太難了。

國家扶植中醫,應該大力推行和鼓勵「中醫私人開業」,能維持能堅持 10 年以上的也應該獎勵,因為騙子或看不好病的中醫,不可能生存 10 年。當然我這是在做夢,而且是黃粱美夢,不可能實現的夢。

大浪淘沙下來的,應該是中醫了,而且是比較純的中醫。
不要打擊農村基層中醫的積極性,有時候人家幾代人很傳統地按照古代傳承的模式來發展中醫,沒有用國家一分錢,就自我培養出來了,但是一個職業醫師法,一個文憑的框框,徹底地消滅了中醫的一大主流,殊為可惜。也許以後的大師還真是在民間,抑或是在農村能出的。清末名醫唐容川就是四川彭縣人,近代著名醫家蒲輔周是四川梓潼人,小地方一樣出大師。

中醫最成功的學習模式不是在高校唸書,而是白天跟師看病,晚上自己讀書

這一點,前面的書中正文處處提及,大家抽空去看就好。
今天編輯囑咐我介紹幾本書,給學子和愛好中醫的人士做個推薦,我才午夜一燈,曉窗千字,為的是和大家說點心裡話。
古代的名醫學習中醫,通常有如下幾種形式:

第一家傳,爺爺傳爸爸,爸爸傳兒子。所以有「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之說。

第二師承,拜師學習。也分兩種,第一是找老師親自教育,第二是私淑。

什麼是私淑? 是指未能親自受業但敬仰其學術並尊之為師。古時候,有一些儒家讀書人或仕途失意者是通過這種方武來掌握醫學知識的。如讀某人所著的醫書,則稱為「私淑」某人。  如張子和私淑劉河間,張景岳私淑李東垣。

總之,無論有沒有老師親自帶教,讀你想學習的先賢的書,很關鍵。有老師的,可以先看老師是什麼門派,然後往上尋找。沒有老師親自帶教的,就更要會讀書了。

讀什麼書?

到了清代,  中醫的讀書學習方武,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家傳或者師承的,可以自己編書。如青浦的何書田之家傳師承之書,何氏傳醫 28 代,有 840 多年的歷史。近代名醫何時希編撰出版醫學及相關書籍不下百種,如《醫學妙諦》、《何書田醫案. 橫泖病鴻醫案》等,這樣的世醫和經驗哪來的假東西啊,值得精讀。

二讀《醫宗金鑒》這套書。等於是現代大學的指定教材,這套書寫得非常好,特別是外科篇,皮膚病直接有圖,平時遇到搞不定的皮外科,去按圖索驥,效果都不錯。湖北名醫張夢儂先生在看病的時候,嘴裡總是唸唸有詞,背誦的就是《醫宗金鑒》裡面的歌訣。

三讀陳修園的書。如果我們把歷朝歷代醫家來比較,陳修園應該是最會寫科學普及書的人,而且非常會推銷自己。看他的書名起得多好,《醫學三字經》、《醫學實在易》、《醫學從眾錄》、《女科要旨》、《時方妙用》、《時方歌括》、《傷寒論淺注》,值得出版業的同志們來學習。
陳修園著作很多,都是開蒙「科普」讀物,除了剛才的幾種還有《長沙方歌括》、《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靈素節要淺注》、《傷寒醫訣篡解》、《神農本草經讀》、《景岳新方砭》等。

陳修園在民間中醫中的影響相當大,但是個人認為,臨床很一般,屬於「文字醫」範疇。但是入門級用他的書,很淺顯實用。醫史記載,中國當代的很多著名老中醫,不少是從陳修園的書開始學醫的。由於陳修園的書暢銷各地,書商為謀取厚利,以假亂真,把其他醫家的書也印上他的標籤,故有陳修園醫書三十二種、四十八種、五十種、七十二種之說。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剩下的不算正版哦。

四從《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入手,這樣的入手模式,最難,但是也最正統。然後再參看歷代的名醫經驗。

臨床書,首先推薦明代秦昌遇《症因脈治》。該書每篇先評價前人症因誤治及各種治法的不同,再依次敘述各病的症、因、脈、治。其主張先辨証候,次查病因,再審脈象,最後確定治法,並以順序命名其書,這一主張至今對部分中醫臨症仍有一定的影響。在治法中則設有「從脈」和「從証」兩項,並附有方藥的加減運用,使理、法、方、藥悉俱,切合臨床實用。秦氏自學成醫,始以治兒科病著稱,後又精通內科,臨証治療多奇效,是當時著名的臨床大家,所以編著的書適合入門以後的提高。

其次,推薦清代李用粹編撰的《証治匯補》一書,全書 8 卷。每卷一門,分為提綱門、內因門、外體門、上竅門、胸膈門、腹脅門、腰膝門、下竅門 8 類,每門羅列相應的若干病証。每病証之下按大意、內外因、外候、脈法、治法、用藥、選方排列,分別述論,其內容包括內科各種病証及部分五官等疾患。本書堪稱博而不濫、廣而有約、述而有作的一部啟迪後學的好書,很是實用。

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我就是 100 年不睡覺也是讀不完的,以上幾種,很適合入門和入門後提高的讀者參看,其特點就是馬上可以「現學現用」。

當然入門以後,也要按照自己的特點,如門派思維、個人愛好來選擇讀書。相比明清兩代的醫書浩瀚,真偽莫辨,近代名醫經驗的一些書籍更為實用。因為近代名醫,能出名,都是臨床很厲害的,不妨選擇讀一讀。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不要執死方治活人

不要執死方治活人
--蒲輔周先生論醫妙語(轉載)
何紹奇 紹奇談醫

1968年,我有幸在北京拜訪了同鄉前輩蒲輔周先生。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談興頗濃,他一邊吸著葉子煙,一邊與我論醫。其間,有沈仲圭先生、陳鼎棋大夫來過,寒暄幾句之外,我們老少兩代的談話沒有停止過,並且都忘了窗外如火如荼的世事。蒲老這次的談話,影響了我一生。香江教余,心境頗靜,回想往事,恍然如昨。茲就記憶所及,追寫出當年談話的內容,渾金璞玉,以公同好,是為記。
一、病證論治
傷寒本寒而標熱,故治用辛溫,汗出熱去;溫病本熱而標寒,故清熱必兼透達。
外感病重在辨表裡寒熱,內傷病重在辨虛實陰陽。
張菊人先生改銀翹散為銀翹湯,說北方室外天寒地凍,室內卻爐火不熄,如此,則寒鬱於外,熱固於中,銀翹散中辛溫的荊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當去之,加黃芩、栝樓。蒲老說:此固一說也,但不可視為定例,蒲老用銀翹散,治風溫初起,無汗畏風者,怕它透達之力不足,還要加蔥白呢。蔥白辛潤,汗而不傷,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熱透。蒲老一般不用苦寒藥,用白虎湯亦嫌早,常用鮮蘆根、鮮竹葉,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鮮湯」。
沈鈞儒先生的公子,感冒發熱,午後為甚,倦怠,納少,口淡,尿少,自服銀翹散,藥後熱不退,反增便溏。外感當分六淫,當辨何邪而區別治之。區區感冒,也不是只分風寒、風熱那麼簡單。此乃陽氣不足之體,感受寒濕,濕為陰邪,治當芳香淡溜,間可用剛,涼藥傷中陽,濕就更難化了。蒲老用平陳湯合三仁湯,二劑,即汗出,尿暢,熱退。
濕溫或溫邪夾濕,最容易見到濕熱郁遏,陽氣不能通達。徒清熱而熱不去,濕留之故也。葉天士說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常用蘆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葉。通陽不在溫,是因為濕熱混在一起,熱在濕中,故與雜病不同,不能用溫藥如桂枝、肉桂、大茴香通陽,小便利,則濕去熱孤。利小便的藥味淡,所以蒲老把它概括為「淡以通陽」四個字。
表未解未可攻裡。即使表已解,熱邪入裡,當清,苦寒藥也不要過量,在陽氣不足之體,寧可再劑,不用重劑。否則,熱中未已,寒中又起,粗工之用藥也。不能看「炎」字兩個「火」,就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辨證論治的真諦是什麼?是「一人一方」,病同,其證也同,也未必用同樣的方藥,還要看體質、時令、地域、強弱、男女而仔細斟酌,不要執死方治活人。
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大青龍才是發汗峻劑。大青龍湯的麻黃是麻黃湯的一倍,石膏用量也不宜過重。藥罐子有多大?那麼多量怎麼煎?有人動輒就用今制「半斤、一斤」。再說,是藥總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石膏清熱之力,而不怕它傷陽損胃。
熱邪與燥屎相合,不得已而有承氣之設,仲景先生於此諄諄告誡:一服利,止後服,得下余勿服。一次會診,一小兒食滯,發熱,已經用過許多抗生素無效,不食,腹脹,但鼻准光亮,一醫主張用大承氣。蒲老說脾虛之質,鼻准光,必自利,不必用下,不妨消導。但他堅持,正在討論時,護士來報,拉稀便了。
王清任一生苦苦探索醫學真諦,其精神可敬。他的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湯,果是氣滯血瘀,用之多效。但強調氣血,將七情六淫一概抹煞,就未必得當。其方,有效者,也有不效者,未如所言之神。如說通竅活血湯可治十年、廿年紫臉印,多少服可見效,實際用之無效。
曾見有人久病惡寒,人著單,彼著夾,人著棉,彼衣裘,冬天生著火爐,猶自呼冷,此真陽虛也。可考慮用玉屏風散,加附子、姜、棗,劑量不必太重,陽氣復振,營衛和諧,或可見效。
有人三天兩頭感冒,前人稱為數數傷風,可用玉屏風散,營衛不調者合桂枝湯。辛溫峻汗,表陽愈傷,病癒不解。苦寒則傷中陽,脾胃一倒,病變蜂起。腎盂腎炎,臨床頗常見。因其尿頻尿急,蒲老常用五苓散合二妙湯,加大茴香一個,琥珀五分,以解膀胱之困,肉桂只用三、五分而不宜多。
二、調養攝生
有很多病,只宜調而不宜治。與其藥石雜投,損傷胃氣,不如不服藥。蒲老自己就有痰飲宿恙,多年來,蒲老一直不服藥,中西藥一概不服。惟注意調飲食,適寒溫而已,雖然衰弱,但又多延了一些歲月。
20世紀60年代初,蒲老在廣東從化溫泉療養,有人來訪,那人有多種慢性病,終年西藥、中藥不離口,每次吃—大把藥,而日見消瘦,飲食不思,餐後還有腹脹。蒲老說,藥石雜投,本已見弱的脾胃如何負擔得起?脾胃一倒,就不好辦了,蒲老建議他不妨減少用藥,他顧慮重重。蒲老讓他先減—點試試,果不其然,減一點,各方面的感覺反而好一點。最後他終於甩掉了終年吃藥的包袱。
希冀吃藥來健康長壽,無異於癡人說夢。治病用藥無非是借藥性之偏,來糾正機體的陰陽之偏。從古至今,未見有吃藥長壽的。
三、辨證之要
《金匱要略》論惡阻,說若有醫治逆者,到了第三個月還嘔吐不止的,則絕之。樓英說其意是摒絕醫藥,和之養之,以待胃氣來復。古人說「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就是說,這樣仍不失為一個中等水平的醫生。要是把醫生分作三等,蒲老說自己只能算中等之中。學拳三年,敢打天下;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孫真人也說過:學醫三年,便謂天下無可治之病。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羅天益說,醫之病,病在不思。醫生所思的,就是辨證論治,而非其他。
蒲老堅信唯物論辯證法,不向機械唯物論投降,蒲老也這麼教他的學生。學生們總怕蒲老保守,不給他們秘方、驗方,蒲老說:「我沒有什麼秘方、驗方,我用的都是古人的方,要秘方、驗方,去查書嘛,我教你們的是辨證論治」。他們又說:「辨證論治,難哪!」蒲老說:「孫悟空七十二變,是他掌握了變的方法。不要偷懶,學嘛,沒有快捷法門可走的」。
有位廣東來的進修生,在門診跟蒲老抄方。有一天,病人少,她說:「蒲老,可不可以讓我給你把個脈?」蒲老說:「好」。診畢,她皺著眉頭,說:「有結代脈。」蒲老說:「是結脈?是代脈?」她想了一下,說:「是代脈」。蒲老說:「你不錯呀,能看出來。」她說:「三四動止應六七,蒲老你不會出事吧?」蒲老說:「那你就過六七天再看。」過了六七天,她再診蒲老的脈,還是那樣。蒲老說:「你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嗎?痰濁瘀血阻滯心脈也會出現脈結代,未必就『三四動止應六七』。」眩暈,有虛有實。蒲老會診過一位梅尼埃病患者,先後採用過滋水平肝、熄風潛陽、瀉肝和胃未癒,脈滑,苔膩,蒲老認為其本屬陰虛,標為痰熱的辨證不錯,用藥則須斟酌。既挾痰熱,便當清化熱痰為主,早用滋膩,會助痰熱,清瀉肝火,亦非其治。蒲老建議改用溫膽湯加味而愈。子宮脫垂,古稱陰挺,多由勞倦氣虛不能固攝所致,蒲老常用補中益氣湯。補中,健全脾胃;益氣,增強功能。每用加鱉頭一個,炙酥入煎。
四、用藥之巧
有人說,古方中用人參的,就一定要用人參,蒲老卻說不一定。他舉了一例,仲景生於漢代,那時遼東尚未開發,故白虎加人參湯、理中湯所用人參,皆是黨參。四川的泡參,也很好,其色白中帶黃,其味甘淡,入脾肺經補氣,加之其體疏鬆,補而不壅,補氣而不留邪。若嫌力薄,可以多用點嘛。
蒲老在成都治一血崩婦女,以補氣攝血為大法,泡參用至四兩而效。泡參其價甚廉。梓潼鳳凰山的桔梗,長卿山的柴胡,也都是很好的藥。長卿山的這種柴胡,叫竹葉柴胡,色綠,用莖,北柴胡用根。
三物備急丸是仲景方。其功在攻下冷積而止腹痛。傷於生冷瓜果,積久不化,非一般消導藥可效。有人病此,求治於某老,其用藥,無非楂曲平胃之類,服二十劑無效。此病非攻不能去其積,非溫不能已其寒,蒲老用三物備急丸的大黃、乾薑,不用巴豆,改用剛阿魏而效。巴豆猛峻,不可輕用,即使用,也要注意炮製方法——去油用渣,並嚴格掌握用量。蒲老有個學生,素來用藥謹慎,一次處方開巴豆五分,患者服後即暴吐劇瀉不止,所謂「一匕誤投,覆水難收。」後來蒲老調治了許久才好。
對某些慢性疾病,蒲老推崇煮散,即把藥碾成粗末、混勻,每用五、六錢,水一盞,煮七、八分鐘,去渣,適寒溫飲之。一日一、二次,不傷胃氣,藥效出易於發揮,猶如輕舟速行也。便秘勿輕言瀉下,如肝失疏洩,用四逆散,氣機升降復常,大便自通。脾虛運化不好,蒲老用甘麥大棗湯而效。或有人以為這樣的治法神奇,其實不過「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而已」,何神奇之有!用藥要絲絲入扣,不多一味無謂的藥,不少一味對證的藥。
中藥絲絲入扣,不是多而雜,用藥雜亂,是初涉臨床者的通病。原因一是病機不明,用藥不能擊中要害。二是急於見功,這樣就勢必見一症用一藥,甚至用幾種藥,這就成了唐書說的「廣絡原野」。三是瞻前顧後,用—味熱藥,怕太熱,就加一味涼藥;用一味瀉藥,怕有傷,就加幾味補藥。曾有學生治一個氣喘病人不效,來找蒲老,還說是不是沒有按老師的經驗加蔥白,蒲老看他的處方,一味熱藥,一味涼藥,下面又是一味熱藥,一味涼藥。蒲老就問他,這是寒喘,還是熱喘?他不能回答,這就是病機不明,所以用藥雜亂。要是寒證,用涼藥豈非雪上加霜?用藥雜亂,就像打架的時候,你這裡一拳打出去,他那裡拉著你的手,哪裡打得中?蒲老年輕時用藥也雜,後來蒲老讀葉天士醫案,才發現葉天士的用藥真巧。古人說「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說到達藥,當然還是要向仲景先生學習,他是深知藥物利弊的。不識藥,對它的利弊拿不準,用一味不行,那就多用幾味,這樣能不雜亂嗎?

葉天士用小柴胡法

葉天士用小柴胡法


洛克的話:
想學中醫的人如果只從網路上得到片面的想法,沒有真正研讀經典著作,
對中醫學缺乏全面的了解,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以為搞溫病的不懂經方,這實在是很大的誤會,
溫病學不是由明清憑空蹦出來的東西,許多溫病醫家都是高明的經方學家,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葉天士用經方》這本書。
一般讀者沒有能力直接讀醫案,可以藉由其他大師的註解來研究,註解詮釋對後學都有幫助,講抄襲就太沉重了,畢竟寫這些東西真的賺不了錢
純粹也是做功德了。
------------------------------------------------------------
《葉天士用小柴胡法》
高建忠
能成為醫家案頭必備書的醫案類書極少,《臨証指南醫案》是其中一本。
能做到「常讀常新」的醫案類書極少,《臨証指南醫案》是其中一本。
通讀《臨証指南醫案》的醫家不多,但反覆讀過書中部分醫案的醫家不少。
如果快速讀《臨証指南醫案》,常常會覺得很累;如果在某個閑暇時間細細品讀其中一、二案,會覺得很是享受。
我們之所以反覆閱讀、研究《傷寒論》,是因為我們總也讀不透。同樣的道理,我們反覆閱讀、研究《臨証指南醫案》,也是因為我們總也讀不透。而在這「想讀透卻總也讀不透」的過程中,我們在獲得,在進步。
《臨証指南醫案. 瘧》有一案:「翁,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治在少陽。青蒿、桑葉、丹皮、花粉、鱉甲、知母。」
如果不知道這是「葉案」,我們絕不會認為這是一則好醫案。即便知道這是「葉案」,乍讀之下,也絕看不出此案好在何處。有人讀懂了此案,此人便是後學吳鞠通。
《溫病條辨. 中焦篇》第八十三條:「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青蒿鱉甲湯方 (苦辛鹹寒法 ):青蒿三錢,知母二錢,桑葉二錢,鱉甲五錢,丹皮二錢,花粉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
讀至此,有人會說,此條是吳鞠通對葉天士醫案的原案抄襲。可貴的是,吳鞠通對此條的註解:
「少陽切近三陰。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小柴胡湯以柴胡領邪,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以柴胡清表熱,以黃芩、甘草苦甘清裡熱。半夏、生薑兩和肝胃,蠲內飲,宣胃陽,降胃陰,疏肝;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使表者不爭,裡者內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於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
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薑,皆護陽者也。暑熱傷陰,故改用鱉甲護陰。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陰絡搜邪
。柴胡湯以脅痛、乾嘔為飲邪所致,故以薑、半通陽降陰而清飲邪;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中氣分。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於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卷首的「凡例」中明確指出,之所以在條文下自行註解,是「免後人妄注,致失本文奧義」。試想,如果沒有自注,後人是很難做出如此精彩的註解的。
參照註解我們可以做如『下推演:面對患者,脈症合參,辨為暑濕為瘧、少陽病。治療當「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選用小柴胡湯法。小柴胡湯為傷寒而設,寒邪易傷陽氣、停痰飲;但此為溫病,熱邪易傷陰津、入陰血。
故不用辛燥力大之柴胡 (與青蒿相較而言 )領邪出表,而改用芳化力軟之青蒿;不用甘溫之人參、甘草護陽氣,改用鹹寒之鱉甲護陰血;不用辛燥之半夏、生薑通陽祛痰化飲,改用寒潤之知母、花粉清熱養陰生津;不用苦燥之黃芩清裡熱,而改用柔潤之丹皮、桑葉清少陽氣血之熱。
一個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能做到如此思考、如此變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葉天士做到了。
葉天士告訴他的弟子們:「治病當活潑潑地,如盤走珠爾。」是不是指此而言

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 「轉載」

《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
洛克的話:
小柴胡湯和熱入血室的觀念是每一個學中醫的人都可以講的頭頭是道的,但是回到臨床上要有小柴胡的湯證,而不是可以輕易理解成「月經期間感冒」就用小柴胡湯,這是兩回事。
----------------------------------------------------
《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
高建忠
《傷寒論》中提到「熱入血室」這一特定概念,故後世醫家把小柴胡湯作為治療熱入血室的專用方。
《傷寒論》第 144 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提到熱入血室的還有第 143 條:「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第 145 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所謂「熱入血室」,是指婦女經期外感,表現為寒熱往來,甚則神志變化等一系列症狀的一種特定病証。後世醫家多用小柴胡湯加減方治療,通常加用活血調經之品。
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中治療熱入血室用小柴胡加地黃湯。附案如:
「辛亥間寓居毗陵,學官王仲禮其妹病傷寒,發寒熱,遇夜則如有鬼物所憑,六七日,忽昏塞,涎響如引鋸,牙關緊急,瞑目不知人,疾勢極危,召予視之。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經來否? 其家云:月經方來,病作而經遂止。得一二日,即發寒熱,晝雖靜,夜則有鬼祟。從昨日來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熱入血室之症也……醫者不曉,以剛劑與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當先化其涎,後除其熱。予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頃,涎下得睡,即省人事。次以小柴胡加地黃湯,三服而熱除,不汗而自解矣。」
王好古在《湯液本草》中指出:「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傷寒雜病,易老俱用小柴胡湯主之,加以四物之類,並秦艽、牡丹皮輩,同為調經之劑。」
當然,病証表現為寒熱往來,治療也應以小柴胡湯為主,所加活血調經藥僅為佐使之品,而處方絕不可以血藥為主。
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從另一角度強調:「如經水適來適斷,往來寒熱者,先服小柴胡,以去其寒熱,後以四物湯調治之。如寒熱不退,勿服四物……」瘀血所致寒熱往來、神誌異常不在此例。
治療趙某,女,43歲,2008年4月12日初診。
昨日午後出現發熱,自服「康泰克」等藥物,晚上高熱,服兩次退熱藥,今日晨起出現神誌異常,一會兒神清語利,一會兒喃喃亂語,下午諸症加重,家屬疑為鬼神附體。晚上邀筆者至家中診治。診見急性病容,目光呆滯。問其身上冷嗎?
答:「冷。」身上熱嗎? 答:「熱。」胸脯憋嗎? 答:「憋。」肚子難受嗎? 答:「難受。」問診不完全配合。問及月經,其女兒推測,這幾天應該是經期。舌質紅,舌苔白,脈細弦數。辨証考慮熱入血室,治以小柴胡湯加減。
處方:柴胡 12g,黃芩 12g,姜半夏 9g,黨參 6g,益母草 15g,生甘草 3g。3 劑,水煎服。
當晚間隔 3 小時分 2 次服完 1 劑,發熱較輕,患者安睡。次日上午分 2 次服完第 2 劑,下午經至,諸症悉解。
患者補訴,病發前月經已行1天,病發月後經即止。
女子經期外感,即使不表現為典型的「熱入血室」,不表現為典型的小柴胡湯証,即使並沒有影響到月經,在選方用藥時,也應該注意到這一特殊生理期與平時有別。唐容川在《血証論》中有一段論述可供我們參考:「發熱惡寒,多是外感傷其榮衛,傷榮則寒,傷衛則熱,平人治法,須用麻桂發散。失血皆陰血大虧,不可再汗,以耗其氣分之水液,只可用小柴胡湯加荊芥、防風、紫蘇、杏仁、薄荷、前胡、葛根等,以和散之,免犯仲景血家忌汗之戒也。」所論並非經期外感,但有助於我們對經期外感的認識和治療。
清代醫家錢潢在《傷寒溯源集》中論及《傷寒論》第 143 條、第 144 條時指出:「前後婦人中風兩條,仲景雖分言之,以互相發明其義,而學人當合論之以悉其旨可也。但前以七八日而脈遲身涼,此以七八日而續得寒熱,皆熱邪已入之變症,又示人以熱入血室之見症,頗有不同,無一定之武,未可執泥以生疑二也。但不揣愚昧,意謂仲景氏雖但曰小柴胡湯主之,而湯中應量加血藥,如牛膝、桃仁、丹皮之類。其脈遲身涼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黃少許,取傚尤速,所謂隨其實而瀉之也。若不應用補者,人參亦當去取,尤未可執方以為治也。」此論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臨証可從。
日人湯本求真在《皇漢醫學》中加按語謂:「小柴胡湯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類,不如小柴胡湯合用桂枝茯苓丸之正當。」
實際上,「小柴胡湯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類」與「小柴胡湯合用桂枝茯苓丸」二者之間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加用桂枝,湯本氏之說明顯不及錢氏之論。

何紹奇:慢病輕治 「轉載」

《何紹奇:慢病輕治》


有許多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可以好的,無論是醫生還是病家,都須識得「耐心」二字,其治當從緩、從輕,非假以時日,不能見功,以「王道無近功」也。



我們看東垣的用藥,便可知醫生用心之良苦。眾所周知的補中益氣湯,是其生平得意之方,正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指出的:「夫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範圍,俾清陽旋轉,脾胃自強」。細繹其方之用量,參、耆、升、柴,都很輕,一帖葯總量不過三錢三分,約合 10 克左右。

葉氏本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創立的養胃陰法,治「數年傷不復,不飢不納」,麥冬僅用 3 克,大麻仁 5 克,水炙黑小甘草 3 克,生白芍 6 克,蔗汁一杯。所以徐靈胎嘆曰:「此篇(指《臨證指南醫案·卷三》「脾胃」)治法獨得真傳。」也無怪乎程門雪先生在讀過《未刻本葉氏醫案》後,要拍案擊節曰:「餘決從天士入手,以幾仲景之室」了。

岳美中老師把慢性病用小劑量的方法,稱作「慢病輕治」。他認為:「久病胃氣本來就弱,又以曠日持久,辨證無誤,用藥無誤,但如劑量太重,則不僅不能取效,還可能因重傷胃氣,反添枝蔓。」

很多醫生,包括我自己在內,臨床上急於見功,便加重藥量,希圖速效。處方藥味愈來愈多,劑量越來越大,是現在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蒲輔周先生常用玉屏風散治療「頻頻傷風」,即三天兩頭感冒不斷的患者,效果很好。
有人學得此法,便用大劑量黃耆益氣固衛實表為君,作湯劑,二三劑後,不唯依然如故,而且胸悶腹脹,惶惑不解。

蒲老乃告以慢病輕治之理,並指出:脾為肺之母氣,故玉屏風散是以朮為君,黃耆用量太大,難免有壅塞之弊。建議改湯劑為煮散,即白朮 120 克,炙黃耆 75 克,防風 35 克,研為粗末,1 日 2 次,每次僅用 5 克,小火煮 10 分鐘去渣澄清頓服 100 毫升。結果不到 1 個月,即完全告愈。

煮散是蒲老推崇的一種劑型,以其劑量小,服後易於吸收,不傷胃氣,效果好,所以他喻之為輕舟速行。有一位醫生朋友曾發一「高論」,說:你看人家西醫,青霉素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幾萬、十幾萬單位,用到現在的幾百萬單位了,你還用幾萬、十幾萬能有效么?所以中藥的用量也不得不大。我看不能這麼說。

岳美中老師曾由周恩來總理指派去桂林南溪山醫院為越南阮良朋治療。其人曾患肝炎,已愈,但納少,每餐吃一兩,尚覺脘悶腹脹,噯氣,大便稀溏,虛弱無力。曾屢服大劑木香、檳榔、沉香、大腹皮等開破之葯。



岳老看過病人後,提出三條意見:(1) 停用西藥;(2) 先不服藥,糜谷自養,以觀動靜;(3) 一周後,用資生丸(即參苓白朮散去砂仁,加澤瀉、山楂、麥芽、川黃連、藿香、白蔻、芡實),改為煮散,每用 6 克,煎二次合一處,在午飯、晚飯後分服。七天後,腹脹減輕,一月後腹已不脹,飲食增多,大便轉調。阮回國後曾來信致謝,說完全好了。

蓋此病之脹滿納少,緣於脾胃虛弱,脾失健運,胃少受納,大量克伐之品,雖可取快於一時,而理氣必耗氣,中氣愈虛則脹滿愈甚也。

當然,我不是說什麼病都一概用小劑量,要區別對待。一般說,急性病,身體強壯,病程短,脾胃無恙而邪氣實者,當攻則攻之,或汗,或下,或吐,或溫,或清,用藥劑量不妨大一些,俾「邪去而元氣自復」。

對於慢性病,病程長,體弱,脾胃納化功能減弱,以正氣虛為主者,就須識得慢病輕治的原則,惓惓以元氣為懷,決不可孟浪。脾胃無恙,雖病猶可調治,脾胃一倒,則諸證蜂起,不可收拾矣。

來源:本文選自人衛社最新出版的精裝版《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增訂版)》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關於「有是證用是方」的反思 王玉川

王玉川:關於「有是證用是方」的反思




摘要:以古今方書及臨床事實為依據,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論證了「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觀念及其以方測證之法並不是中醫辨證論治普遍適用的規律。

它不可能為「同證異方、同方異證」的現象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惟有立足於探索方證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使中醫理論思維從「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形而上學的禁錮中徹底解放出來,才能為中國醫藥學的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



最早由《素問》提出的建築在因人因地因時基礎上的「同病異治」的思想,乃辨證論治學說的先河。這是大家一致公認的。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辨證論治學說發展過程中,這種原始的樸素的辨證法思想,逐漸被「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所替代。

因而在明清以來的「名醫方論」裡,無不以「方證相對」作為闡述方義、解釋成方療效機理的唯一準則。

殊不知在古代方書裡的記載與現代研究的結果都表明:除了「方證相對」之外,還存在著「同證異方、同方異證」的現象,它們相反相成都應該是構成辨證論治學說體系不可偏廢的組成部分。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它們採取抬高一方、貶低另一方的偏見。以往的歷史已經證明,片面強調「方證相對」的重要性,其結果只能使它走向反面,成為發展中國醫藥學的桎梏。

為了改變中醫藥基礎理論長期徘徊不前的狀況,我們必須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結合現代科研成果,重新審視方證相對的得失利弊。

1 「方證相對」的利弊

何謂方證相對?用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的話來說,就是「合是證便用是方」。換句話說,某能用某方,某方只能治某證,處方用藥必須與病證對應,才能取得最佳的臨床效果。

這種觀念的起源,在現存古方書裡有明文可征的大約以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為最早。

其文曰:「雷公雲,藥有三品,病有三階。藥有甘苦,輕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溫亦異。重熱膩滑鹹酢,藥石飲食等,於風病為治,余病非對。輕冷粗澀甘苦,藥草飲食等於熱病為治,余病非對。輕熱辛苦淡,藥飲食等,於冷病為治,余病非對」。

病證二字,古人往往混用,所以,孫氏所言,當是原始的方證相對說。後來被研究 《傷寒論》的學者們繼承下來,並概括為「有是證用是方」的主張。

大家認為這是揭示仲景臨證制方奧秘的唯一法寶。然而,究其實質,不過是如今學者通常所說的「對證治療」而已。

從中醫理論的發展史來看,這種「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說,對於《傷寒論》的闡釋和方劑組成的理論剖析及其臨床應用,的確曾經起過積極的作用,作出過一定的貢獻,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歷史事實。

但是,它絕不是《傷寒論》的真正精髓,況且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來,任何一門科學的任何一種理論,都是相對的真理,從來不曾有過什麼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

我們在前面己經說過,在古代方書裡的記載和現代研究都證明除了「方證相對」或「有是證用是方」之外,還存在著「同證異方、同方異證」的現象。

因此,方證相對的理論,在中醫學裡也決不是什麼終極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千百年臨床實踐證明,方證相對之說,只佔辨證論治學說體系的一半,把它誇大為普遍適用的真理,把它看作辨證論治的唯一規律,那是歷史的誤會。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裡說過:「凡是可以納入規律,因而是我們知道的東西,都是值得注意的;凡是不能納入規律,因而是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都是無足輕重的,都是可以不加理睬的,這樣一來,一切科學都完結了。因為科學正是要研究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

不過中國醫藥學裡的情況,似乎比恩格斯所說的還要複雜些,那就是,凡是不能納入規律的不知道的東西,不是不加理睬,而是人為地把它改造成「已知」的東西,強迫它納入規律中去,至於是否符合客觀實際,那反正是不可證偽的,因而可以不必考慮,只要能自圓其說,就算萬事大吉。

方證相對說在辨證論治學說體系裡一統天下的局面,就是這樣形成的。然而,這種一統天下的局面是不完全真實的,因而必須打破。

不然的話,中國醫藥學包括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工作,就只能在主觀上認為「已知」的範圍內打轉轉,除了反覆印證那種「已知」的東西之外,已經無事可做。

發展也好,提高也罷,充其量無非只是古今中西語言表述上的差別,而其實並無本質上的突破。

2 方證相對理應讓位於方證相關

如前所說,按照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的觀念,一種病證只能用一個方劑來治療,而一個方劑只能用於一種病證。

可見,方證相對之說,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產物。

「初看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對我們來說,似乎極為可取的,因為它是合乎所謂常識的。然而,常識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動範圍內雖然是極可尊敬的東西,但它一跨入廣闊的研究領域就會遇到最驚人的變故。」

換句話說:「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雖然在相當廣泛的,各依對象的性質而大小不同的領域中是正當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遲早要達到一個界限,一超過這個界限,它就要變成片面的、狹隘的、抽像的,並且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引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所以,形而上學的方證相對說,是不可徹底否定的。

但是,如果我們偏執方證相對的思維方式,無條件地誇大這種思維方式的作用,那麼就會背離辯證法的原則,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之中。

近年來,有的學者似乎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把原先的「方證相對改稱為「方證相關」。

我們對此表示贊同。但必須指出,「方證相關」並不等同於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

因為,方證相關的內涵雖然包含了「有是證用是方」,但同時也包含著「同證異方、同方異證」在內。兩種提法,雖只有一字之差,而涵義迥別。

再說「方證相關」要求探索的目標,不是方劑單方面的作用,而是方證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方證雙方在治療中的相互作用。

誠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所說:「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我們不能追溯到比這個相互作用的認識更遠的地方,因為正是在它背後沒有什麼要認識的了。」

現代方劑學的研究也證明:方劑的功能的多樣性,只有在對人體的動態變化的作用中才能觀察到。方劑的配伍規律,也只有在同機體作用時才能表現出來。

因此,方證相關這個命題本身,較之方證相對要正確得多,科學得多。我們相信,隨著方證相關研究的深入,必然會給中國醫藥學開創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3 關於同證異方、同方異證

那麼,什麼是「同證異方、同方異證」呢?所謂「同證異方」,就是同一種病證,可以用不同的方劑治療;所謂「同方異證」,就是同一個方劑可以治療不同的病證。

因此,「同證異方、同方異證」與「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說的涵義是截然不同的,兩者相反相成,成為辨證論治學說裡的不可分割的一對重要範疇。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是辨證論治學說體系的創始人,這是大家公認的。我們從仲景書裡就不難發現後世學者提出的「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無法解釋的一些條文。例如:

1)五苓散。由茯苓、豬苓、白朮、桂枝、澤瀉,五味藥物組成。其主治證依吳謙《醫宗金鑒》之說,主要有二,「一治水逆,水入則吐;一治消渴,水入則消」。

很顯然,這是以仲景《傷寒論》之說為依據的。至於汪昂《醫方集解》則說:五苓散「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吐洩瀉,水寒射肺, 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這是從歷代醫家臨床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吳汪二氏所說的主治證儘管詳略不同,但論其方取效之機學大多把五苓散列入「利水滲濕劑」中。

然而,仲景書在五苓散方後說:「多飲暖水,汗出愈」,而從來沒有「小便利則愈」的說法。

可見把五苓散列為「利水滲濕劑」,是議方藥而不議機體反應狀態即病證機理的片面觀點。

此外,我們從《千金要方》還可看到如下的記載:「五苓散,主時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目光)言不與人主相當者……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飲水,汗出即愈。(卷九‧傷寒上‧發汗散第四)。

其所敘證候,近似「如狂」,與水逆、消渴、水飲水腫、水寒射肺等迥然有別;其取效之由,亦非利水滲濕而是「發汗」。

再看仲景書,北宋開寶年間高繼衝進獻的 《傷寒論》在「傷寒敘論」一章裡說:若得傷寒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氣言語與人不相主當,勿以火迫,但以五苓散三二錢服之,可與新汲水一升或一升半可至二升,強飲之,指刺喉中吐之,隨手便愈。

然則,同一個五苓散,既可用來利水滲濕,又可用來發汗,還可用作湧吐劑。這那裡是「有是證用是方」的方證相對說可以講清楚的?

所以,清代不著撰人的《傷寒方論》稱「五苓散為兩解表裡之首劑」,也許不是沒有一點理由的。

 至於《外台秘要方》卷三十二「頭髮禿落方一十九首」裡收載的「深師茯苓術散」,其方所用藥物與五苓散全同,其主治證為「發白及禿落」,與仲景《傷寒論》五苓散的主治證全不相干。

現代研究發現,五苓散對健康人及正常小鼠和家兔,均無利尿作用;只有在水液代謝障礙時,才呈現其利水滲濕作用。

這從一個方面表明,方證相互作用是方劑學的也是辨證論治學說的靈魂。

2)腎氣丸。《金匱要略》既有以之利少便的,如云: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婦人病…轉胞不得溺…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又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腎氣丸主之。在這裡,「虛勞腰痛」、「轉胞」與「男子消渴」病種不同,「小便不利」、「不得溺」與「小便反多」證候表現亦恰好相反。

至於腎氣丸的現代研究報告,有治高血壓的,有治前列腺肥大的,有治慢性腎炎的,有治白內障的,有治性神經衰弱的,有治腦出血後遺症的,有治糖尿病的;動物實驗有說可以降血說明任何一個方劑在機體不同狀態下,可以呈現出所謂的「雙向作用」或多樣性功能。

以上僅以五苓散與腎氣丸為例,說明「同方異證」在古方書中並非罕見。至於「同證異方」之例,見於仲景書者亦有很多。

如《傷寒論》141條說:「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又如《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說:「胸痺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胸痺,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方之,橘枳薑湯亦主之。

又《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說:「裡水,越脾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又《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說:「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更有一證用三方者,如《金匱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說:「小便不利者,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對於這些「同證異方」的條方,在堅持「有是證用是方」的學者那裡,儘管都有所解釋,但無一不是運用「以方測證」的方法,即是根據方藥性味功能推測出來的。

在方藥功能固定的前提之下,推測的結果不用說必然百分之百符合方證相對的原則。所以,初看起來這種解釋似乎達到了天衣無縫、無瑕可擊的水平。

然而,現代研究告訴我們,任何一味中藥都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因而它們的藥理作用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在機體不同狀態下就會呈現不同的功能。二味以上組成的復方,則尤為複雜。

所以,「以方測證」的本身,就不是什麼正確可靠的唯一的科學方法。

成書於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就說過這樣的話: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忘不能喻。」

20世紀初以廣義相對論成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說:「當一個複雜現象中起作用的因子數目太大時,科學方法在多數情況下就無能為力了。」

所有這些,都說明中藥復方的研究是十分困難的課題。但是,如果我們停留在「方證相對」和「以方測證」的水平上,那麼就永遠也不會有所發現、有所前進,方證之間相互關係的謎團也就永無解開之日中國醫藥學的現代化也將遙遙無期。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年第21卷第6期,作者/王玉川。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關於「辨證論治」之我見 王玉川

關於「辨證論治」之我見》



《關於「辨證論治」之我見》
王玉川
辨證論治是當代中醫學術界裡一個熱門話題。綜觀近20年來的中醫學文獻大都把它看做最能體現「中醫特色」的不可改變的東西。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並不確切,而且不利於中醫學術的發展。為此,略申鄙見,以求正於方家。
1.辨證論治的定義
目前公認的辨證論治的定義:「是理、法、方、藥運用於臨床的過程,為中醫學術的基本特點。即通過四診、八綱、臟腑、病因、病機等中醫基本理論對患者表現的症狀、體征進行綜合分析,辨別為何種證侯,稱為辨證;在辨證基礎上,擬定出治療措施,稱為論治」(《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5~1716頁)。按照這個定義,辨證論治是由辨證與論治兩個步驟組合而成的。但筆者認為,這還不足以闡明辨證論治的全部含義。其原因在於,首先,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的診斷手段和技能,不宜把它包括在中醫基本理論中。其次,「辨證論治」裡的「辨」、「論」二字的實質,即是臨床思維能力的運用。離開了這種能力,就沒有辨證論治的存在。每個臨床醫生的辨證論治水平是由其掌握的四診技能、基本理論和臨床思維能力等三個因素決定的。其中四診技能與臨床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四診是後天學習中獲得的能力,思維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必須在實踐中加以鍛煉和發展。因此,學習中醫必須早臨床、多臨床,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提高和發展這些能力。除此之外,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別的手段。如果這些能力得不到發展和提高,那麼把辨證與論治的理論背得滾瓜爛熟也是無濟於事的。再有,論治即是「治則」的運用。「治則」本來就是基本理論的一個內容,不宜把它置於基本理論之外。治則的運用是否確當,也是離不開臨床思維能力的。因此,把辨證論治的定義簡單地分作前後兩個步驟來解說是值得商榷的。筆者認為,辨證論治的定義應該包括四診、基本理論、臨床思維三個要素和辨證與論治兩個步驟。這種縱橫結合才是完整的定義。
2.辨證論治理論的體系
我們從現存的中醫文獻中看到,在反映先秦時期醫學的《內經》裡,就已經有了關於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形神等等在生理與病理狀態下產生的陰陽、寒熱、表裡、虛實等不同現象的論述。此後,歷代醫家在《內經》基礎上續有發揮,在醫療實踐中對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化,從不同的角度總結出多種形式和內容各不相同的辨證方法。但是,明確提出「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以及「氣血津液辨證」等等名詞,則是清代以後的事情。因此,民國年間,由著名中醫學家謝利恆先生主編於1921年問世的《中國醫學大詞典》裡,就不曾有這些辨證方法以及「辨證論治」的條目。今天被學者們看作一切辨證論治方法的總綱的「八綱」二字,在清代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問世的《醫學心悟》裡不稱八綱而叫做「八字」,「八綱辨證」是由擅用附子而名噪上海灘的祝味菊先生在1950年問世的《傷寒質難》中首次提出來的。這些情況對於現在初學中醫的年青學者來說,也許會感到驚奇,甚至不敢相信,然而歷史事實的確如此。至於把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辨證論治方法綜合起來組成一個體系,並把它寫進中醫教科書裡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一大批從事中醫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學者們(其中有印會河、王綿之、汪幼人等,以及中國中醫研究院的一些專家,筆者也是其中的一員),在黨的中醫政策鼓舞下作出的一項貢獻。
3.辨證論治體系的局限性
如上所說,辨證論治學說體系是千百年來無數醫學家臨床經驗的結晶。現代某些中醫專家以為,中醫學擁有這樣一個錯綜複雜而體系又相當完備的辨證論治學說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並堅信這就是中醫學的特色,從而在教學、科研和臨床中強調堅持突出這個特色。似乎中醫學裡的這個體系已經達到了完美無缺、登峰造極的境界,臨床上遇到的一切問題,只要遵照這個體系去做就都會迎刃而解,如果解決不了,那只能怨自己沒有掌握好。筆者也曾經是這樣認為的,後來才逐步認識到這種思想是一種現代謎信。所謂的「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實際上是一個只求穩定不求上進的口號,是個套在中醫工作者頭上的緊箍咒,對中醫學術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予以廢除。不然的話,中醫學只能永遠保持現狀,永遠在老框框裡打轉兒。而這樣一來,還要研究它幹什麼?中醫教育還用得著改革嗎?誠然,我們不能否認辨證論治的作用至今還沒有可以替代它的手段;更不能否認,辨證論治學說體系的建立是中醫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說:「體系是暫時性的東西,因為體系產生於人的精神的永恆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但是,假定一切矛盾一下子永遠消除了,那麼我們就會達到所謂絕對真理,世界歷史就會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四卷第216頁)。因此,「凡是特別重視體系的人,都可以成為相當保守的人,」除了拜倒在這個體系的腳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休止地重複驗證這個體系的科學性之外,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一切科學研究,包括高科技的應用都成了多餘的「無事忙。」由上述可知,堅持突出中醫特色的主張乃是一種極端保守的思想,是背離唯物辯證法的形而上學思想。我們只有突破這種保守思想的束縛,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中醫,中醫學才能有所發展,才有可能擺脫陷於消亡的困境。此外,我們不應該忘記,在歷代中醫方書中記載著一個方劑乃至一味中藥治療多種病證的大量的寶貴經驗,這是現有的辨證論治學說解釋不了的東西,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如果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把它作為一項重點攻關課題,那麼就有望找到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從而扭轉數十年徘徊不前的現狀,走上大踏步前進的康壯大道,為實現中醫現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4.辨證論治不是中醫的專利
上面已經說了很多,似乎沒有該說的話了。但是,筆者覺得尚有一個重要問題——中醫界裡存在著的某些夜郎自大式的糊塗觀念必須澄清。歷史告訴我們,由於人們所處的時代、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其思維方式就有可能各有差異;對同一事物和現象可以產生不同的認識,作出不同的解釋,因而對於解決事物相互間的矛盾也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共通之處,因為人類的知識都來源於實踐,都是思維的產物,就醫學而言也不例外。傳統中醫學與現代西醫學的理論和技術相互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這是公認的事,但是,也有不少相似或相同的東西。比如,西醫在急救時常用的心肺復甦術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體外按摩,與東漢時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收載的縊死急救術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樣的例子甚多,不再一一例舉。但必須指出:如果我們把這些中西共通而且中早於西的東西一概送給西醫,認為是西醫特有的,那麼就免不了「數典忘祖」之譏。因此,我國中醫界的領導幹部也好,一般工作人員也罷,我看還是多瞭解一些中外醫學史為妙,免得弄出笑話。至於「辨證論治」這個詞,在現代西醫學裡如同清代以前的中醫學一樣是沒有的,但不等於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比如,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的學說,在辨證方面「要研究總的和各地區的氣候特點,研究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職業、年齡、言談舉止、沉默、思想、睡眠、做夢特點和時間、膽量、瘙痕、塗畫、哭泣……,大便、小便、吐痰、嘔吐,……出汗、寒戰、畏寒、咳嗽、噴嚏、打呃、呼吸、腹脹、安靜或喧鬧、出血及痔瘡。通過這些方面……想到會出現什麼結果。」在論治方面,應該採取「寒則熱之,熱則寒之,以偏救偏的反治法」等等(《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譯本,安徽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版)。如果單從這些話來看,就有可能被誤認為是某位中醫專家的言論。但歷史是不可也不會被割斷的,人類的科學知識(包括語言等等)從來就是繼承的。希波克拉底的這些觀點與主張,有很多在現代西醫學裡是可以找到它的蹤影的。再說,現代西醫學裡的「鑒別診斷」以及對同一個病人必須視情況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措施,與此同時,在給藥方面要考慮服藥的時期(時效關係)、劑量的大小(量效關係),如此等等,難道不是辨證論治嗎?總而言之,現代西醫學儘管還沒有辨證論治這個名詞,但實際上已具有辨證論治的觀念,不過是在思維方式、診療手段與方法上與中醫有所不同而已。因此,把「辨證論治」當作中醫學獨有的特色來大力鼓吹是難以令人信服的,除了暴露自己的無知之外,豈有他哉!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中藥的代用藥

《中藥的代用藥》

原則上我是相信每個藥都有它的特性,
不存在什麼是可以替代的,
只能說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
使用類似功能的藥,
希望也可以達到治病目的
這篇來自大陸網站整理得很完整,
提供大家參考。
-------------------------------------------------------------------------------------
《中藥的代用藥》





一、解表類

麻黃:發汗利水。代替藥;浮萍,伍辛溫解表藥。
      止咳平喘。 代替藥;紫蘇伍杏仁。
荊芥:發汗解表。代替藥;防風,祛風力強,發汗力弱。
      代替藥;蘇葉,辛溫力強。
防風:發汗解表。代替藥;荊芥或蘇葉
      祛風濕。 代替藥;羌活,羌活性烈,防風性緩。
細辛:祛風止痛。代替藥;防風伍桂枝或再伍活血藥。
      溫肺化飲。代替藥;乾薑伍半夏。
辛夷:通鼻竅。 代替藥;細辛伍白芷,細辛通竅之力不如辛夷,或用細辛伍薄荷。
葛根:疏風解肌。代替藥;柴胡伍桂枝,或羌活易桂枝。
      生津止渴。代替藥;花粉或蘆根,或再伍石斛。
      做陽明引經藥。代替藥;白芷。
柴胡:疏肝解鬱。代替藥:香附或鬱金。
      升舉清陽。代替藥:升麻或葛根,或再伍桔梗。
升麻:升舉陽氣。代替藥:柴胡,或再伍桔梗、黃耆。
      解毒透疹。代替藥:葛根伍牛蒡子
蔓荊子:清利頭目。代替藥:菊花或決明子。

二、清熱類
知母:滋陰清熱(腎),代替藥:黃柏伍熟地。
      養陰清熱(肺、胃),代替藥:元參伍石膏。
      清虛熱 , 代替藥:元參。
梔子:涼血止血,代替藥:生地伍丹皮,或伍蓮子心。
      清心除煩,代替藥:生地伍淡竹,或伍茵陳。
      清利濕熱,代替藥:滑石伍竹葉。
夏枯草:清肝火,代替藥:決明子伍菁葙子
        解鬱軟堅,代替藥:香附伍元參。
犀角: 清熱涼血,代替藥:水牛角,(注);水牛角用量一般為犀角的8~~12倍。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代替藥:生地黃,二者可以互代。
      軟堅散結,代替藥:貝母伍夏枯草。
丹皮:清熱涼血散瘀,代替藥:赤芍。
黃連:清上焦熱,代替藥:黃芩,或再伍蓮子心。
      清熱燥濕(下焦),代替藥:胡黃連。
      清熱毒,療瘡瘍,代替藥:黃柏、梔子伍丹皮。
雙花:清熱解毒,代替藥:連翹,二者可以互代。
      疏散風熱,代替藥:連翹,二者可以互代,但雙花偏於透熱上行,由口鼻外達,
連翹偏於透達肌表,由軀殼疏散。
雙花、連翹 :清熱解毒,代替藥:蒲公英。
蒲公英:清熱解毒,代替藥:紫花地丁,二者可以互代,但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力較強,
        多用於疔癤,蒲公英消腫散結之力較著,多用於臃腫。
射干:解毒利咽,代替藥:馬勃,或再伍桔梗。
地骨皮:退虛熱,代替藥:銀柴胡,二者可以互代。
    涼血退蒸,代替藥:牡丹皮,二者可互代,但地骨皮多用於有汗者,丹皮多用於無
    汗者。


三、芳香化濕類
藿香:解暑化濕,和胃止嘔,代替藥:佩蘭,二藥可以互代,但藿香性微溫,佩蘭性平
,應注意。
砂仁:行氣化濕,代替藥:木香或白蔻仁。
理氣化濕,代替藥:厚朴。
白蔻仁:行氣化濕,和胃止嘔,代替藥:砂仁或厚朴伍半夏。砂仁於白蔻仁可以互代,
但白蔻仁偏於溫胃止嘔,砂仁偏於溫脾止瀉。
蒼朮:燥濕健脾,代替藥:白朮伍陳皮。
祛風濕,代替藥:苡米伍防風,或再伍羌活。

四、利水滲濕類
茯苓:滲濕健脾,代替藥:苡米伍炒山藥。
養心安神,代替藥:夜交籐,茯苓養心安神力薄,多伴以硃砂、茯神較好。
利水: 代替藥:豬苓,二者均能利水,但豬苓力強性涼,應注意。
澤瀉:利水止瀉,代替藥:車前子。
瀉相火(腎), 代替藥:知母,二者此功近似,但知母味苦,用時注意。
海金沙:利水通淋,代替藥:扁蓄,或再伍石葦。
排石, 代替藥:金錢草,二者可以互代,但海金沙力小。
萆薢:利濕分清濁,代替藥:土茯苓伍石菖蒲,或再伍利水藥。
冬瓜皮:利水, 代替藥:豬苓。
清熱解暑,代替藥:西瓜翠皮 。

五、祛風濕類
獨活:祛風濕止痛,代替藥:羌活或防風伍蒼朮,二藥功效相似,但羌活偏於上半身病
者,獨活偏 於下半身病者。
秦艽:祛風濕, 代替藥:防風,或在加桑枝。
退虛熱, 代替藥:銀柴胡或地骨皮。
威靈仙:祛風濕通絡止痛,代替藥:秦艽伍海風籐,或者再伍桑枝。
桑寄生:祛風濕壯筋骨,代替藥:五加皮,或再伍川斷。
安胎, 代替藥:川斷或杜仲,或再伍菟絲子。
白花蛇:搜風通絡止痛,代替藥:烏梢蛇,二者可以互代,但白花蛇力強。

六、溫裡藥
附子:溫暖脾腎,代替藥:乾薑或肉桂,或再伍補骨脂。
回陽救逆,代替藥:天雄伍乾薑。 散寒止熱,代替藥:川烏或草烏,此功效附子不如烏
頭。
肉桂:溫中助陽,代替藥:附子或乾薑,二者相似,但附子走而不守,肉桂卻守而不走

吳茱萸:溫中散寒,代替藥:乾薑。
降逆止嘔,代替藥:高良薑伍半夏。
小茴香:溫暖肝腎,代替藥:吳茱萸,或再伍烏藥。
散寒消脹,代替藥:吳茱萸或乾薑伍烏藥或木香
七、理氣類
陳皮:行氣燥濕,代替藥:厚朴。
燥濕化痰,代替藥:半夏或香櫞皮,半夏化痰力強。
和胃健脾,代替藥:枳殼,或再伍雲苓或山藥。
枳殼:理氣消積,除痞,代替藥:枳實,二者功效相似,但枳實力強,能破氣,用量要
小。
理氣消脹,代替藥:木香,二者可互代。
厚朴:行氣燥濕,代替藥:陳皮。
降逆平喘,代替藥:旋復花伍杏仁。
香附:疏肝理氣,代替藥:青皮,二者此功相似,但青皮力猛能破氣,用量宜輕。或用
柴胡伍枳殼。
調經止痛,代替藥:柴胡伍元胡。
延胡索:行氣止痛,代替藥:川楝子伍木香,川楝子性寒應注意。
行氣活血,代替藥:川芎,二者均能活血行氣,但川芎活血力強,元胡行氣力強。
烏藥:行氣散寒止痛。代替藥:小茴香伍木香。

八、止血類
棕櫚炭:收斂止血,代替藥:仙鶴草。
側柏葉:涼血止血,代替藥:茜草根,二者此功相同,但茜草兼有活血作用,或用槐花

大薊:涼血止血消散癰腫,代替藥:小薊二者可互代,多同時伍用。大薊兼消癰腫,小
薊專主血,不能消癰腫。
槐花:涼血止血,代替藥:地榆,二者可互代,多同時伍用。
三七:止血散瘀,代替藥:白及伍大黃炭或制大黃,帶藥不如原藥效果好。

九、活血祛瘀類
川芎:活血行氣止痛,代替藥:延胡索,延胡索行氣力強,川芎行血力強。
祛風止痛, 代替藥:白芷伍防風。
丹參:活血化瘀:澤蘭,代替藥:二者此功相近,但澤蘭微溫,用時注意。
涼血消腫: 代替藥:丹皮伍連翹。
除煩安神:代替藥:生棗仁伍生地
桃仁:活血祛瘀,代替藥:三稜伍丹參,代替藥效果不如原藥。
潤腸通便,代替藥:杏仁,或在伍柏子仁。
紅花:活血通經,代替藥:赤芍伍澤蘭,或川芎伍牛膝。
三稜:破血祛瘀,行氣止痛。代替藥:莪朮,二者功效相似,但三稜破血祛淤力強,莪
術行氣消積力強。
鬱金:祛瘀止痛,代替藥:薑黃,或再伍川芎。但後二者性溫用時應注意。
行氣解鬱,代替藥:川楝子伍香附。
清心開竅,代替藥:菖蒲伍梔子,菖蒲與鬱金此功相近,但藥性一溫一寒用時注意配伍

牛膝:活血祛瘀,代替藥:雞血籐。
引血下行,代替藥:代赭石,只能在某些情況下代替。
補益肝腎,代替藥:川斷或桑寄生。
乳香: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代替藥:沒藥,二者功效很相似,可以互代 ,但乳香行氣
力較強,沒藥活血之功騙著,多二者同時伍用。
穿山甲:祛瘀通經,代替藥:赤芍伍歸尾,或王不留行,二者此功相同但王不留行的功
力較弱。
下乳, 代替藥:王不留行。
消腫排膿:皂角刺。

十、補益類
人參:補元氣,代替藥:黨參伍黃耆,黨參、黃耆之力補元氣仍不如人參,一般情況可
以代替,在病情危篤搶救時仍用人參。
補益脾肺,代替藥,黨參或再伍黃耆,但用量要大。
西洋參:補氣生津,代替藥:太子參,或再伍黃精,太子參用量要大,多在30克可以上

黃耆:補氣升陽,代替藥:黨參伍升麻。
補氣固表,代替藥:白朮,或再伍麻黃根。
白朮:益氣健脾,代替藥:炒山藥,二者功效相近,但白朮力強性燥,而山藥力弱性緩

補氣固表,代替藥:黃耆,此功黃耆力較強。
扁豆:化暑濕,止吐瀉。代替藥:苡米伍荷葉。
熟地:補血,代替藥:阿膠,此功阿膠較強。制首烏,此功制首烏力弱。或當歸 補肝腎
,代替藥:桑椹,此功二者相似,但桑椹不膩,或制首烏,制首烏尚有斂精氣作用,且
不膩。
當歸:補血調經,代替藥:白芍伍丹參。
養血潤便,代替藥:生首烏,或在伍肉蓯蓉。
活血止痛,代替藥:川烏伍丹參 。
阿膠:補血, 代替藥:熟地,此功熟地力弱且膩 。或當歸,此功相似,但當歸性溫。
滋陰潤肺,代替藥:天冬或沙參。
補充:張英棟講銀屑病的用大棗大量代替阿膠;黃煌講過,如果是拿來止血用,可以用
旱蓮草代替。
枸杞子:滋陰養血,代替藥: 熟地,此功熟地力強。
養肝明目,代替藥:沙苑子伍菊花,或女貞子伍菊花。
麥冬:清心潤肺,代替藥:百合,此功相近,但百合清心力較強。或天冬伍梔子。
養陰益胃,代替藥:沙參或玉竹,此功相近,但此二者無戀邪之弊。石斛,此功較好,
但有戀邪之弊。
石斛:益胃生津,代替藥:沙參或麥冬。
養陰清熱,元參伍地骨皮或伍白薇。
龜板:滋陰潛陽,代替藥:元參伍生牡蠣,此功代用不如原藥。鱉甲,二者近似,可以
互代。
補腎健骨,代替藥:熟地伍牛膝。
鱉甲:滋陰潛陽,代替藥:生牡蠣伍連翹或白芍。龜板,二者近似,可以互代。
散結消症,代替藥:元參伍連翹或昆布或牡蠣。
鹿茸:壯腎陽, 代替藥:此功仙靈脾較弱。仙茅,仙茅性剛且燥,易傷陰分。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濕。代替藥:仙靈脾或仙茅,巴戟天祛風濕之力較弱,仙茅性
剛燥烈易傷陰。
杜仲:補肝腎,壯筋骨。代替藥:續斷,二者功能相似,但續斷補肝腎之功力較弱。桑
寄生,此功力小。
安胎: 代替藥:續斷,二者相似可以互代。桑寄生,二者均可安胎,但桑寄生為養血安
胎,杜仲為治血 安胎。菟絲子為固腎安胎。
續斷:補肝腎,強腰膝,安胎。代替藥:桑寄生,二者功效相似可以互代,但桑寄生是
養血安胎,續斷是止血安胎。
蛤蚧:補益肺腎,納氣定喘。代替藥:胡桃肉伍巴戟天或仙靈脾。代替藥功力小且性偏
溫熱。紫河車,此功力弱。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類
半夏:燥濕化痰,代替藥:白芥子,白芥子燥濕力弱,偏於治寒痰。制南星,此功相近
,但制南星偏於治風痰。
降逆止嘔,代替藥:吳茱萸,吳茱萸性較熱或在伍代赭石。
貝母:清熱散結,代替藥:海浮石。或元參伍連翹、或半夏伍生牡蠣。
杏仁:止咳平喘,代替藥:款冬花。或款冬花伍紫宛。二者合用較杏仁強。
潤腸通便,代替藥:柏子仁伍桔梗,桔梗用量要小。
百部:潤肺止咳,代替藥:紫菀或再加沙參 。

十二、平肝熄風類
羚羊角:平肝熄風,清肝明目。代替藥:鉤籐伍菊花,適用於小兒為好,此功較原藥弱
,明目較差。山羊角、羚羊角骨、象牙絲(屑),四者相近,但後三者力薄,用量要大

清熱解毒:代替藥:水牛角,二者相近,但水牛角力弱,用量要大。
石決明:平肝潛陽,代替藥:生牡蠣伍夏枯草,,此二者較原藥潛陽力為弱,但清熱力
強。可用珍珠母伍生牡蠣。
清肝明目,代替藥:決明子伍密蒙花,或在伍菊花。
天麻: 熄風止痛,代替藥:鉤籐伍殭蠶。或山羊角,山羊角對因熱極動風效佳,用量要
大。
鉤籐:清熱平肝,止痛。代替藥:蟬衣伍菊花,或再伍殭蠶,多用於小兒熱驚。地龍,
二者此功相近,但地龍力強。
殭蠶:熄風止痙,代替藥:鉤籐伍蟬衣。可用全蠍,二者相近但全蠍力強。
化痰散結,代替藥:生牡蠣伍浙貝母,多用於瘰□結核。
全蠍:熄風止痙,代替藥:殭蠶,功效相似,但殭蠶力薄,可用於輕症。蜈蚣,二者相
似,但蜈蚣力猛,
用於痙之重症。鉤籐伍山羊角,用於熱痙效佳。
祛風止痛,代替藥:細辛伍川芎,或再伍白芷,但代替藥仍力弱,多用於頭痛。
蜈蚣:熄風止痙,代替藥:殭蠶伍全蠍,代替藥仍力弱。
通絡止痛,全蠍,川芎伍細辛或再伍地龍,效果仍不如原藥。

十三、安神類
珍珠:鎮心安神,代替藥:珍珠母伍夜交籐,功效相似但力較弱。龍齒伍合歡皮,功效
比珍珠薄弱。
酸棗仁:養心安神,代替藥:柏子仁,二者安神之效相似,但棗仁偏於養肝,柏子仁偏
於養心。夜交籐,功效相似但力弱。
安神斂汗,代替藥:五味子,此功相似,但五味子酸斂力較強。
柏子仁:養心安神,代替藥:酸棗仁,或夜交籐。
潤腸通便,代替藥:松子仁。

十四、收澀類
肉豆蔻:澀腸止瀉,代替藥:蓮肉伍芡實,此功代替藥力緩,但能健脾以治其本。赤石
脂,澀腸力較強。
溫中行氣,代替藥:木香,或再伍乾薑。
浮小麥:止汗, 代替藥:麻黃根。
罌粟殼:澀腸止瀉,五倍子,五倍子止瀉力稍弱。訶子,苦澀力較強。
斂肺止咳,代替藥:訶子,此功訶子較弱,烏梅或五味子三者比較接近,但以五味子較
常用。
桑螵蛸:固精縮尿:代替藥:覆盆子,此二者功力相近,但覆盆子力較強。金櫻子,金
櫻子固精力強於縮尿力。益智仁,較溫。
益智仁:溫脾止瀉,代替藥:補骨脂,二者均有此功,但補骨脂力強。肉豆蔻,溫脾力
弱而固澀力強。
烏賊骨:澀精止帶,代替藥:金櫻子,二者均有此功,但烏賊骨並無補益之力。芡實或
蓮子的澀精止帶之功是既補又澀。
山茱萸:補益肝腎,枸杞子、菟絲子三者均能補益肝腎,且腎之陰陽都能補,且菟絲子
補陽力略強,另二者補陰力偏著。
固精縮尿,代替藥:金櫻子伍五味子,或沙苑子伍五味子。

十五、其它
石菖蒲:開竅。 代替藥:鬱金,二者均有此功,但鬱金是清心解鬱而開竅,且力弱,菖
蒲是芳香辟濁化痰而開竅。蘇合香,二者作用相近,作用機制雷同,但蘇合香力強。
使君子:殺蟲(蛔蟲),代替藥:苦楝根皮,二者作用相似,但苦楝根皮有毒。榧子、
檳榔、南瓜子、蕪夷。
血竭:行淤止痛,斂瘡生肌。代替藥:乳香伍沒藥,功效相近,但血竭效速而強。
露蜂房:祛風攻毒,止痛。代替藥:全蠍伍蟬衣、細辛,此功原藥力強。


動物類
犀牛角、粉 解熱、鎮痙、鎮靜、止血。 ——水牛角、西醫療法。孫一民經多年的臨床
觀察,大量鮮生地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與犀角相似。

虎骨 退化性關節炎、祛風止痛。 ——狗骨或其它祛風濕中藥材。詳見《中西醫結合治
療風濕類疾病》。
虎骨——塞隆骨(高原鼢鼠的骨頭 張寶琛教授)在治療風濕病的療效上,鼢鼠的骨完全
可以替代虎骨。
虎骨(重鎮貫通)——皂角赤、田七(香港劉清耀)
虎骨或豹骨——透骨草15克,尋骨風15克(含馬兜鈴酸),自然銅6—9克(先煎),三藥
同用替代虎骨。這是著名中醫學家焦樹德的經驗

虎鞭 壯陽。 ——狗鞭、肉蓯蓉。

天然牛黃 --替身人工牛黃;

熊膽 鎮痛、鎮靜、消炎。 ——豬膽、西醫療法。

羚羊角(斑羚)清熱、解毒、抗驚厥。——綿羊角、鉤籐加殭蠶。
羚羊角——用石決明、鉤籐、山羊角替代。
羚羊角——用阿斯匹林、鮮白茅根、石膏替代的效果還是蠻好的。

穿山甲消腫排腫、下乳通經散瘀、通絡。——銀花、皂角剌、王不留行。
李宗保老師介紹,真人活命飲中的穿山甲可用豬蹄甲、羊蹄甲之類替代(取豬甲.鹼水泡
製一週,粗砂炒制.)
(這個國家現在已經不給用了)
穿山甲——用王不留行、地龍替代。

穿山甲——王不留行+皂角刺可代替。
穿山甲——鯉魚鱗可代替。
穿山甲——土鱉蟲為最佳代替品。《用藥雜談》



象皮斂瘡生肌、皮膚病。 ——其它收斂性中藥材。

玳瑁 清熱、解毒、鎮靜。 ——綿羊角。

龜(板)滋陰、補血、強健筋骨。——阿膠。
龜板—— 用牡蠣、山茱萸替代。

白花蛇、雨傘節 祛風濕、通經絡、鎮痛。——烏梢蛇、其它蛇類。
白花蛇——用烏梢蛇、地龍、防風、蟬蛻替代

百步蛇 祛風濕、通經絡、鎮痛。 ——烏梢蛇。

獺(肝)養陰、骨蒸、潮熱、盜肝、咳嗽。——阿膠。

抹香鯨(龍延香)利氣、和血、止痛。——沈香。

雲豹(骨)壯陽。——狗骨或其它祛風濕中藥材。

麝香 開竅、活血、催生、興奮。——冰片、蘇合香、安息香。
麝香——九香蟲代替,此乃湘中名醫彭堅教授之經驗,用白芷替代,效果似趕不上九香
蟲;
麝香——試之以菖蒲、白芷、薄荷、細辛、皂角等研細沖服替代,治療痰濁蒙閉清竅之
神昏、嗜睡,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麝香——用白芷、石菖蒲、鬱金替代。名中醫龔士澄認為通竅活血湯中的天然麝香可以
用優質的白芷8克和石菖蒲6克二藥同用來代替,效果頗佳。
如果外用,可以「月桂氮酮」代替,此藥的透皮能力遠比麝香強。但不能內服,只僅外
用。桂氮酮是做膏藥常用藥,主要用於滲透皮,引藥進入人體,而其本身不會在體內發
生反應。以原形排出。其滲透力比麝香強很多倍。一般醫藥公司都能買到。
麝香(外用)——用丁香、樟腦和冰皮研末代替。用細辛白芷蔥白來代替麝香.蔥白要用
雞腿蔥.
麝香——白芷:冰片=4:1
麝香——側柏葉10g白芷10g.側柏葉含麝香酮(現改名為側柏葉酮)、白芷開竅。
麝香——用蟑螂代替《名老中醫之路》
麝香——威靈仙稱草麝香,能通十二經脈;

太守宮(蛤蚧)壯陽。 ——狗鞭、鹿茸。
鹿茸——用肉蓯蓉、巴戟天、仙茅替代。
鹿茸——替身馬鹿茸、肉蓯蓉、韭菜子、巴戟天(其中之一即可)

鱉甲——用銀柴胡、地骨皮替代。或可用螃蟹加土茯苓加柴胡加黑木耳取代。
土茯苓則是比較小力的茯苓和比較小力的半夏。

全蠍——用地龍、烏梢蛇、鉤籐替代。
《千金》三因石子湯:無豬腎,用羊腎代之。
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豬膽粉——可用龍膽草代替使用,效果好;

馬通汁——近代俱以人尿代之;
植物類
人參——黨參 ;絞股藍代替人參在藥理上是可行的,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上未證實,有待
進一步研究。急救上只能用人參而且最好是野山參或林下參。
人參(氣虛重症)——黨參、黃耆、刺五加、五味子;若代之以黨參、黃耆,則緩不濟
急,輕不任重。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刺五加、五味子均具有人參之「適應原」樣作用和
扶正固本、抗疲勞作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黨參、黃耆代人參時,宜加之,以增強藥
效。
人參——用黨參、太子參、黃精替代。

人參——用沙參配玉竹取代(蒲老輔周的經驗)

太子參(孩兒參)——南沙參、黨參;
丹參(活血化瘀)——「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確實要代替的話,就用四物湯。

元參——用生地替代。


川貝母——用浙貝母或前胡或紫苑替代。

當歸——活血方中,當歸代之以雞血籐;(補血)龍眼肉代。

白朮——山藥+蒼朮 如代之以山藥,雖然有補氣健脾之功效,但無燥濕助運之作用,反
而有滋膩之弊;若代之以蒼朮,雖然有燥濕之力,但無補氣之功,反而有耗氣之嫌。但
如果二者配伍,(同炒後入煎)正好與白朮的功效近似,又抵消了二者的副作用。

藏紅花(活血化淤)——用紅花、益母草替代。

冬蟲夏草——用枸杞子、山藥、百合替代。人工蟲草子實體。替身北蟲草、蛤蚧;

檀香——用降香替代。

黃連——用苦參、穿心蓮替代。

天麻——用天南星、鉤籐、白蒺藜替代;
天麻 ——替身人工天麻、鉤籐;

金銀花——用板藍根、穿心蓮替代。

三七——用桃仁、紅花、赤芍替代
三七 ——景天三七、延胡索
野生靈芝 ——黨參、歸脾丸、銀耳;(有人工栽培)
炙升麻(升、發、上行功效)——凡是具有升、浮之性的藥物皆可以替代,如防風、桔
梗、蔓荊子之類。
竹茹——為加工竹器刮下的外層竹屑,城市無處尋找,可鮮竹枝代之;竹葉應該也可以
新絳(旋覆花湯)——以茜草根代之。
柴胡——柴胡莖;(疏肝理氣):青皮,陳皮,枳實,鬱金等都可代。
杜仲——杜仲葉
百合——麥冬、天冬可以替代。

澤瀉 ——用赤小豆 冬瓜皮代替;

豬苓——車前子代替

通草(通絡)——絲瓜絡代替

大黃——體虛弱者用生白朮代替。

附片(溫陽)——生硫磺3克內服可代替,無副作用。

麻黃(發汗解表祛風) ——防風, 荊芥, 浮萍可同時用, 效果不錯;後世謂:香薷乃夏
月之麻黃;以羌活代(徐小圃);有些病比如神經內分泌疾病,恐怕替代不了麻黃的作
用。

細辛——羌活;徐長卿可做細辛代用品(止痛 謝海洲);山東臨沂地區有用徐長卿代替
的傳統。

再造散是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代用方。(黃耆(6克) 人參(3克) 桂枝(3克) 甘草(
1.5克) 熟附子(3克) 細辛(2克) 羌活(3克)防風(3克) 川芎(3克) 煨生薑(
3克))

大豆黃卷——黃豆芽,或黑豆芽,或黃豆。

半夏——天南星,兩者都是天南星科植物,化痰 止咳 鎮靜 兩藥有所偏重而已,如果辯
方證不是太細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半夏(調理脾胃升降)——升麻、枳殼;
半夏——橘紅
半夏——寒性的清胃熱兼止嘔的藥:竹茹,蘆根,枇杷葉,竹茹跟竹瀝天竺黃作用都差
不多,竹茹比較容易取得。

厚朴——枳實;但枳實行氣消脹效果遠不如厚朴。

敗醬草——紅籐代替。
通草(當歸四逆湯)——不是主要藥物,可以不用。黃元御用丹參代。近人有用雞血籐
替代,但口味不好。王為蘭經驗雞血籐不要超過30克.否則口感不好。

甘李根白皮——胡老說是桑白皮代,在《傷寒論》之前的《五十二病方》中,治療「傷
而痙」時,李根可以替代李實(李子),反過來可能也行。

生梓白皮——應該是籽楸樹的第二層白皮(今江南地區直稱為「白梓樹」),今後勿須再用
桑白皮代替,可直接使用生梓白皮。

淡豆豉——食用豆豉,水沖沖就可;
粳米——平常吃的大米,就是粳米。另外兩種是糯米和秈米。糯米太軟,秈米太硬。只
有粳米能養胃去火。郝萬山說不能用水稻,要用旱稻;張錫純用山藥代;黃師也用山藥
;粳米對生石膏(粉)具有明顯的助溶作用。

飴糖——麥牙糖或紅砂糖或穀麥芽大量;有人用(麥芽+蜂蜜+山楂+陳皮)代;麥芽糖一
般在超市有賣;郝萬山說麥芽糖不可用蜂蜜代替;蜂蜜,一名石飴,主治心腹邪氣,小
建中湯的方證就是「心腹邪氣」的表現。膠飴用炒麥芽20代替(十世遺風)
飴糖——用山藥、龍眼肉、生麥芽代替。
飴糖——可用朮、參、耆代(王雪華講《金匱要略》)
飴糖——大劑量大棗配枸杞當歸可代(黃煌)
飴糖——《經方躬行錄》:「飴糖甘甜,補虛健脾,本屬君藥,多售於冬季,夏秋難得
一見。餘臨床常以糖果店之麥芽糖果,或調味品店稻穗麥芽糖,或甘溫之白朮、甘平之
山藥代之。若二藥合用,健脾陽,益脾陰,亦可收飴糖之效。」

礦物類:
灶心土——赤石脂主要成份也是矽酸鹽,用於收澀止血,二者可以相代。或新紅磚(不
一定要完全敲碎)或黃土炒熟。
陳修園謂,以赤石脂代灶心土,「其效如神」,足資參考。有臨床家(葉橘泉)以燒磚
代之者,亦可參考。已故名醫蒲輔周,治便血不止案用黃土湯,以黃土二兩(60克),開
水沖泡,澄清取水煎藥。黃土與灶心土性味功用不同,前者甘平,和中解毒,後者辛溫
,收斂止血。以黃土代灶心土雖不見諸文獻,但蒲老經驗亦錄供參考。
生鐵落(治療狂證)——張錫純代之以赭石;
鉛丹——可以用代赭石、磁石(郝萬山)代替;或用用紫貝齒代替;或用琥珀3克替代;



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我讀《金匱要略》第18~25篇 「轉載」

我讀《金匱要略》第18~25篇  
陳鵬飛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証並治第十八》與《趺蹶手指臂腫轉
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証治第十九》兩篇,內容廣泛卻簡略,
不成系統;《雜療方第二十三》《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
十四》《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三篇,雖內容詳盡
,然用之者不多,有意驗証者更少,歷來為註解《金匱要
略》之臨床家省略,因此將此五篇合併為一講。
十八、十九篇與臨床關係密切,雖簡略而不可忽視。除王
不留行散未見到相關醫案外 (按:當時讀書有限,
未見到此方醫案 ),其餘皆有臨床驗証,且取效亦
速。化膿之先兆、膿成之徵象、判斷膿之部位的方
法皆應掌握,於臨床大有益處。如胃潰瘍之初起又
何嘗不屬於化膿之症? 至少從中醫學之病機來講,
二者相同,故而治法亦可相參。
薏苡附子敗醬散與大黃牡丹湯皆為常用名方,用於治療體
內之炎症,無論化膿與否皆可。本人曾用大黃牡丹湯治一
例急性闌尾炎初期的病人,七劑得以根治 (此人在服藥之
前,已經輸液兩日,且因中藥須第二日才可吃到,又為之
針刺兩次,戲稱為大黃牡丹湯針法,共刺五針,針感人腹
,前後脈變 )。排膿散與排膿湯乃平和之劑,臨床大可有
意識地使用。本校婦科前輩王慎軒,在治療婦科帶下病時
常加入桔梗,用法即由此二方來,取其排膿之效,一般服
完之後,短期內帶下會明顯增多,此即排膿現象。
浸淫瘡之病,歷來註解者草草帶過,隨文敷衍,未能明其
真義。而預後之文除見於本篇之外,還見於《金匱要略》
提綱篇《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第一》,由此可知其重要性
,豈可隨意翻譯成白話文了事? 本人在閱讀季羨林先生的
《病榻雜記? 在病中》時,方明白此經文真義,而季先生
也險些因此病而喪命 (見《病榻雜記》第 190 頁,新世界
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第 1 版 )。由此病之狀況推測,單
用黃連粉恐怕效果不佳,若用此一味苦寒燥濕之品而治癒
,恐怕不能是浸淫瘡,至少不會是「從四肢流來人口者」
第十九篇諸病,彷彿今日難以見到。然而需說明的是,很
多病症現在都還存在,只是很多人是到西醫科室治療了。
藜蘆甘草湯用者不多,《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 - 柴浩然》
中有此醫案,建議大家閱讀,此為先生初出茅廬之傑作,
兩味藥物,一劑治癒。雞屎白散治療霍亂轉筋 (「轉筋」
乃霍亂後期之現象,古之腳氣到晚期也會見此症狀,皆足
以斃命 ),孔伯華等所著的《傳染病八中証治析疑》有醫
案一則,取效神速。此方亦可與《內經》之雞屎醴互參,
具體炮製使用方法,可參考劉炳凡之《黃帝內經臨証指要
》。然霍亂傳變急速,死傷亦多,單此一方完全不夠,故
後世有王孟英之《霍亂論》,出自此書之蠶屎湯即治療霍
亂之名方。趺蹶病,若認為是今日之小腿抽筋或急性損傷
,則未明此內涵,因為治抽筋有更簡便之方法。此症狀可
見於帕金森病、小腦萎縮等引起的步態異常,而刺承山穴
是否有效還需臨床驗証,不過從理論上講是有效的,因為
足太陽之脈從巔人絡腦,此經之飛揚、附陽又可治療病位
在腦之神志病。蜘蛛散、甘草粉蜜湯、烏梅丸之應用不難
查閱,不再贅述,至於其粉乃鉛粉還是米粉,皆說得通,
也都有臨床証據。若臨床遇此証,不妨先從無毒者用起。
二十三篇,乃醫者必熟知之急救篇,可恨後世急救之法不
斷拋棄,研讀此篇者少之又少。簡單概括之,救急之時,
應注意五官九竅之開合,而施術用藥也多從這些地方人手
,從中醫講大概因其出入元氣而通神明,自己理解,則認
為可以直通體內,或至腸胃,或至心臟,或至腦神經。而
救急之時,需注意不要急速改變病人所處之狀態,需慢慢
調整,使其元神適應,此與現代急救相同,只是說法不同
而已。如今全球流行之心肺復甦和舌下含服,最早記載於
此。諸位同仁當廣開思路,不要以淺薄之心度古書之奧,
更不要受限於現代醫學之定論,成為只會在舌下含服硝酸
甘油而不會含服麝香、肉桂等芳香通竅之品的呆子醫生。
二十四和二十五篇,實在的經驗和有根據的臆想平分秋色
,閱讀時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統而言之,所有食物與日常
所見反差太大者,最好不要輕易食用。以下摘取一些實用
有趣者簡述之。
二十四篇第一段,論述服食養生極為精闢,諸位有志於養
生食療者可用此為廣告詞,不要像社會之小商小販那樣,
只會引用與食療關係極小之《黃帝內經》。最後一句「凡
煮藥汁以解毒者,雖雲急救,不可熱飲,諸毒藥得熱更甚
,宜冷飲之」,臨証切記。熱飲會促進吸收,加速循環,
傷害更大,而讀《中藥學》之大概體會,有大毒劇毒者多
為熱性藥物,很少是寒性的,然而此說未經認真統計。
「肉中如有米點者,不可食之」,依我之見,像是告誡不
可食用米豬肉,否則會吃進豬肉絛蟲卵。
「食肥肉及熱羹,不得飲冷水」,此說法在我們當地甚為
流行,然而小孩聽從者不多。有不少人因此而致吃肉之後
過敏,表現為起風疹或噁心嘔吐或腹痛,以致於一生不能
食 肉。解之法,以肉切薄片,在瓦上焙焦黃,每次沖服少
許。然而未曾試驗過,也有的人慢慢注意,食肉後不飲冷
、不受風,逐漸又可以吃肉了。此句也可以推廣,食了冷
物不要驟進熱物,食了熱物不要驟進冷物,此為養生大道
。臨床亦可見有人不注意而呃逆不止,或患胃病。
「父母及身本命肉,食之令人神魂不安」,由此知,彼時
已有十二生肖,本命年之說。常見同學有此習慣,初以為
隨意玩鬧,讀此知其有所本。然「令人神魂不安」則不用
相信了。
「脯藏米甕中,有毒,及經夏食之,發腎病」,此乃南方
人須注意的。曾向南方的同學請教臘肉的問題,對此較為
了解。「脯」即乾肉,他們的臘肉也是這樣放在糧食中的
。並且冬季宰殺做好之後,供一年之用。是否發腎病,可
以做課題統計。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和「食黍米中藏干脯之中毒方」
,南方的同學可記之。有的偏遠地區恐怕免不了要用到此
方。
「治食生肉中毒方」,所用為黃土,為何要取地下三尺呢?
不要解釋為有什麼特殊講究,就是純淨、污染少。
「食酸馬肉,不飲酒,則殺人」,往年讀《史記? 秦本紀
》有此記載,可見此說法由來已久。最有趣者,二百食馬
壯士感於秦王賜酒之情,在其最危難時救之脫險,此後方
成其大業。同學們最好查閱原文,以免我記憶失誤而受誤
導。「馬肉不可熱食,傷人心」,曾與維吾爾族同學談過
飲食禁忌的問題,他們曾講,阿拉不允許食用馬肉的,只
有在一次圍困中實在沒有食物才吃過一次。我又問之,現
在人是否食馬肉,他說沒有人吃的,因為馬肉很熱,吃了
會死人,有吃馬肉的,也只在冬天吃一點點。此為課餘之
收穫。
「治食繪不化成癮病方」,鮐食之,在心胸間不化,吐復
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瘕病,治之方。
「橘皮一兩,大黃二兩,朴硝二兩」,諸位皆應聽過一則
關於嗜食繪而噎膈不救的病歷,忘了出自何處,說法本於
何處,總之與此處甚相似,飲食時應注意。更重要者,試
試用此方治療噎膈,倘若好用,豈不消除了「風癆鼓膈」
四大証之一
「食蟹中毒方」,用紫蘇一味,諸位皆在學《中藥學》時
背誦過,今日則可以知其出處。而後面的紫蘇子,余無言
曾用此治療食雞肉不消之重病,可參考《百年百名中醫臨
床家? 余無言》。
「凡蟹未遇霜,多毒,其熟者乃可食之」,「八月梨黃蟹
月巴」,由此便知秋後吃陽澄湖大閘蟹的緣由和道理了。
「果子生食,生瘡;果子落地經宿,蟲蟻食之者,人大忌
食之;生米停留多日,有損外,食之傷人。」此三條,說
明古人較之現代人更注意衛生。
「小蒜多食,傷人心力」,薤白即小蒜頭,可以散寒而宣
心陽,平人食之當然耗心氣了。本人家鄉多此物,清明前
後正是採食的好時機。
「治食芹菜中龍精毒方」,此說法也見於《本草綱目》,
看來一脈相承,千年流傳了。不過,《本草綱目》將其載
在水芹菜條下,或許張仲景的年代沒有今日的芹菜,只有
水芹菜。本人家鄉水芹菜極多,生在沼澤灘中,故而會有
蛇在其周圍停留排精子,誤食可能會中毒。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小豆當是赤小豆,與之同樣大
小的還有綠豆。但本地風俗,稱「赤小豆」為「小豆」,
「綠豆」則直呼為「綠豆」,故推測此為赤小豆。「枯燥
」,乾枯而乾燥,所以不妨用此來治療富貴病 (油脂多、
肥胖 ),而又與血水相關,所以直接用赤小豆當歸散就行
。有一個很肥胖的年輕女性,嗜食炸肉,有糖尿病,又做
過一個腹部的手術,瘀血與油脂並存,月經量少得可憐。
因為診脈時言之多中,其懇求為之處方,然而沒有處方權
,又不願陷入此等煩人事務,所以聲稱給之用食療方,所
用便是赤小豆、當歸二味,令之煮湯常服。但是,治療這
種慢性病,還是用散劑效果好些。
「蕎麥面多食,令人髮落」,如果門診常見到山西北部脫
髮的人,可考慮讓其禁食蕎麥試試。
「夏月大醉流汗,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
更不可大汗即人空調房內,否則濕邪內陷,以成纏綿難愈
之疾。
「食飴,多飲酒,大忌」,飴糖屬肥甘厚味,酒又是熟谷
之液,食用後難化。但很少有人將此二者同吃的,倒是可
以引申到「吃香的喝辣的」那裡,因為肉也是肥甘之品,
和飴糖性質相同。
「食白米粥,毋食生蒼耳,成走注」,由此知古代是把蒼
耳當食物的,但今天的《中藥學》記載蒼耳有毒。首先要
考証明白,今天的蒼耳與古代是否相同。古今飲食譜變化
很大,古人的主食應該更豐富些,大概是因為每種食物都
很稀少的緣故。想必今天最窮的人所吃的飯也是古人眼中
的肥甘厚味了。
「飲食中毒煩滿治之方」,苦參和醋兩味,用來祛濕保肝
不錯,嗜酒者不妨試試。
「水銀人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銀著耳邊,水銀則吐
」,《倚天屠龍記》中金花婆婆騷擾蝶谷醫仙時即用了如
此殘忍的一招,給很多無辜之人的耳朵裡灌進了水銀,胡
青牛便指導張無忌用此法救治。
古代許多養生的忠告和禁忌流傳至今,今人相信者少,偶
爾犯了一兩次覺得沒什麼大礙,更加肆無忌憚。但是,在
肆無忌憚中,是否正在病人膏盲,誰也說不清楚,連一般
的醫生都說不明白,更何況醫學知識缺乏的普通人? 其實
,每個人到底有多麼聰明與對自己身體或者稱之為「生命
」有多瞭解,是不成比例關係的。生命體的現象千奇百怪
、變幻莫測,自己的大腦能感知的太少,現代醫學研究明
白的更少。在無知之時,不妨謙卑下來,以恭敬的態度對
待生命。(原中醫互學第十五次活動講授內容 )

濕証明辨「轉載」

《濕証明辨》
梁劍波

任何疾病,當其發展到某一階段,或病的轉化過程到某一時期,就會出現濕邪的存在現象。例如感冒會出現挾濕;風濕性關節炎,會出現風濕本証或濕痺;腎炎水腫會出現脾虛濕困;而老慢支咳嗽會出現濕痰……尤以廣東地處南方,氣候濕熱,本証較為常見。
明白治濕的道理,則其他各科的辨証施治亦會得到啟發。
濕証由外傷、嵐瘴、淋雨、涉水、臥濕地、穿著濕衣服等原因引起。得病之後有頭重、目眩、身骨疼痛、手足酸軟麻木、膝腿腫痛、體重、足踝關節漫腫、筋脈拘攣、目黃、便赤等証候群,都為外傷於濕所導致。濕有內中的,或嗜食醇酒厚味,或嗜食生冷,脾虛不能運化,濕邪停於三焦,注於肌肉,滲於皮膚;得病之後,四肢浮腫,大便溏洩,
胸膈痞滿。
治療的大法是:
濕在上在外的,應用祛風勝濕法,用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川芎、蒿本、甘草、防風、蔓荊子。如無頭痛,去蔓荊子加蒼朮,熱服微取汗。
濕在下在內的,當用滲濕法,以五苓散利其小便。《原病武》云:「治濕熱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五苓散實系治內濕的主要方劑。
內濕傷及臟腑:常見的為濕傷膀胱。症見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而腫脹,方宜用五苓散;
濕著於脾,症見四肢浮腫 + 不能屈伸,大便多溏,宜除濕湯:蒼朮、陳皮、厚朴、雲苓、白朮、法半夏、甘草、生薑。
濕著於腎:症見腰疼身重,小便不利,即前人所謂的「腰痛如系五千錢」,宜腎著湯:
乾薑、白朮、炙甘草、雲苓。
梁師還認為,在南方濕熱証多,濕寒証少,當從脈証明辨之。例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引飲自汗,為濕熱証。若脈遲緩,小便自利,身疼無汗,為寒濕証。濕熱,身黃如橘,小便不利,腹微滿脹痛的,茵陳蒿湯;身黃,小便不利而渴的,五苓散加茵陳。煩熱,小便不利而渴,亦為濕熱,宜桂苓甘露飲:豬苓、雲苓、澤瀉、白朮、桂枝、滑石
、寒水石、石膏。寒熱相搏的,清熱滲濕湯:蒼朮、黃柏、澤瀉、黃連、雲苓、竹葉、甘草。肩背沉重疼痛,上焦熱,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的,乃系外傷濕熱,用當歸拈痛湯:當歸、茵陳、升麻、葛根、羌活、防風、苦參、知母、豬苓、雲苓、甘草、澤瀉、黃芩、白朮、蒼朮。本方並可治濕重的腳氣症,及因外濕所致的瘡瘍、濕疹、膿水不絕。
有人間中濕証與風濕如何分別?
梁師謂:中濕,系由於地處山澤卑濕,或陰雨熏蒸之氣
冒襲人體,這是脾與胃受濕為多。它的症狀為一身盡痛,脈來沉緩,治療應用「燥可勝濕」的方劑,並要兼利小便。風濕,系由於汗出當風,濕氣鬱閉腠理,這是膀胱與腎受濕為多。它的症狀是惡風發熱,不欲減去衣服,肢體疼痛,大便難,小便利,至日晡發
熱增劇,脈來浮澀,治療應以「風 (藥 )可去濕』』的方劑,並要兼取微汗。喻嘉言氏對這一分析有獨特的見解。他說:「風濕雖同傷太陽,但風從陽,上先受;濕從陰,下先受。風無形而居外,濕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頭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痛,身重,微腫等症。此固宜從汗解。但汗法與尋常不同:用麻
黃湯,必加白術,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
至於感冒挾濕用藿香正氣散;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的用豬苓湯;傷濕、食滯、停飲、腹痛洩瀉,用胃苓湯;風水相搏,麻木身痛,汗出惡風,用防己黃耆湯:防己、黃耆、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慢性腎炎水腫,脾虛濕因,腫處如爛瓜,按之凹陷不起,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耆、澤瀉。
肺原性心臟病,一身盡腫的,陰陽兩虛,真元下虛,濕熱上盛的,不時喘滿眩暈,肢體麻木,宜地黃飲子:山茱萸、肉蓯蓉、肉桂、附子、巴戟天、石菖蒲、麥冬、五味子、遠志、雲苓、石斛、薄荷,加竹瀝、薑汁 (沖 ),送下黑錫丹。
以上這些治濕証的經驗,都是梁師曾經實踐而有良效的治濕法。
濕証各家的辨証施治,在這裡擇其實用的加以引述:
喻嘉言氏治濕,必用附子以回陽為主。他說:「人由陽氣虛,故陰濕得以踞之也。」濕在表的,用桂枝湯加附子以發汗,濕在裡的,用附子合細辛、大黃以下之,濕鬱於中用附子合白朮以溫中燥脾。他用附子以溫陽行濕,對風濕或寒濕有一定療效。
張石頑氏認為,內不渴,外不熱而小便自利的,為津液不足,宜白朮附子湯。一服之後,覺身痺半日許,再服或三服,病人感到如鬱冒狀,也不要驚怪。這是白朮、附子「並走波中逐水氣也」。梁師研究了很多名家的治濕學說,大都用附子、白朮,這點經驗,是值得效仿的。
張仲景氏說:「濕家大忌發汗,汗則痙。」張氏這一見解是以「濕者本多汗,易致亡陽也」來立論的。
羅謙甫氏治濕的經驗是:「春夏之交,濕証,病擬『傷寒』,但多服五苓散,濕去自愈。切忌汗下,小誤必不救。」
這也是本張仲景氏的見解提出的。梁師認為,濕証用發汗亦不拘泥,只是要看病症如何。例如有外感必須微汗,因為利尿與發汗系治濕的大法。但真陽素虛的病人,要慎用汗、下之劑。
陳修園氏治濕,用二陳加蒼朮、白朮、羌活。外濕加紫蘇、豬苓、澤瀉、木瓜、防風;
內濕加木通、木香、澤瀉、砂仁;兼食積的加山楂、麥芽、枳實;寒濕加乾薑;濕熱加
黃連、黃芩、檳榔、連翹。這些方法,是極為乎穩的。
《丹溪心法》謂: 「蒼朮治濕,上下部皆可用。」又謂:
「二陳加黃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脾胃受濕,沉睏倦怠者宜之。」「若痰濕,須用白朮,上部濕須用蒼朮,下部濕須用升麻,外濕宜散表,內濕宜滲淡。燥濕宜羌活勝濕湯、平胃散治之;風濕相搏者,宜用黃耆防己湯。凡下焦有濕熱,龍膽草、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如下焦腫及痛是濕熱,宜防己、龍膽草、黃柏、蒼朮。《丹溪心法
》這些寶貴經驗,如果運用得宜,以之治濕,真是「目無全牛」了!
《內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風氣勝的為行痺,寒氣勝的為痛痺,濕氣勝的為著痺。喻嘉言氏認為:「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浮細者,非有外風與之相搏,只名濕痺。濕痺者,濕邪閉其身中之陽氣也。但利小便,使陽氣通,痺自解矣。若猶不解,則必陽氣為濕所持而不是外洩,又當微汗以通其陽。」梁師的見解是濕痺如要微汗通陽,則四妙散合五苓散最妙。因為黃柏之苦堅,蒼朮之辛燥,合五苓散之微汗通利,以治濕痺,相得益彰。
濕証日久,形體壯實的病人必多化熱。據梁師的經驗,濕証化熱則為濕熱,初起必惡寒,這是陽為濕遏的現象。濕如化熱,是濕鬱成熱,陽明熱甚汗出,是熱在濕中蒸騰為汗的現象。濕蔽陽明則胸痞,濕邪內甚則舌白,濕熱交蒸則舌黃,熱重於濕則口渴,濕重於熱則水飲內伏,雖渴亦不引飲。如能一一細辨,再參各家之說,濕証自無所遁形,辨
証不難,治之自易了。
大凡濕証的脈象,多為濡緩。然以梁師的經驗,濕証脈無定體。陽明濕熱盛見陽脈,太陽濕寒盛見陰脈。濕証亦有脈兼澀象的,兼浮大的,兼沉細的。這些現象會使人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之感!
張石頑氏謂:「若濕中之陰則脈有沉緩、沉細、微緩之分……蓋沉緩、沉細為太、少二陰寒濕之本脈,人所易明,獨厥陰脈見微緩,世所共昧。夫厥陰雖有濕著,風氣內勝,鼓激其邪,流搏於經絡之中,所以脈不能沉,而見陽浮陰緩之象。是知微緩亦厥陰受邪之本脈,觀仲景厥陰例中,可以類推。」的確,濕邪為病,轉化最速,汗出未拭去而為
風閉,由為風濕;稟賦素熱而濕邪襲之,則為濕熱;元氣素虛而洲傷之則為寒濕。又脾為陽土,胃為陰土,濕為土氣。濕與火合則歸陽明,濕與寒合則歸太陰。這些例子臨証愈久愈會叫白的。所以梁師認為,濕証之脈,脈無定體,應看症狀的從屬,而以脈象作參考,方不致「膠柱鼓瑟」。

溫病診療的幾個問題 「轉載」

《溫病診療的幾個問題》
劉仕昌

一、臨証診察要全面
溫病是由多種不同的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的一類急性外感熱病。各種溫病的發病過程及其治療都有各自的特點。臨床上,首先要對病人進行全面的診察,為辨証求因、審因論治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個人認為,抓好這一環
節,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臨床症候:要認真詢問病人的所有症狀,重視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一般來說,邪在衛分、氣分,舌象變化多表現在舌苔方面,如苔薄白多為邪在衛分,苔黃多為邪在氣分;邪在營血分,舌象變化多表現在舌質方面,如
舌絳多為邪人營分,舌紫絳多為邪人血分。苔質可辨別溫邪的性質,如濕熱性質的溫邪為病,多見苔膩;不兼濕的溫邪為病,多見苔燥。驗齒燥與否,判斷津液存亡。辨斑疹白瘩,瞭解病邪的性質和邪勢盛衰。還要注重觀察咽喉
。咽喉乃肺胃之門戶,溫邪侵犯人體,多從口鼻而人,首先犯肺,咽喉首當其衝。觀察咽喉,能瞭解病情輕重、津液存亡。溫病初起,邪熱傷津、陰液不足常可見咽部微紅微痛,後壁粗糙;熱毒熾盛,咽紅腫甚,甚則出現膿點;
濕重熱輕,咽微紅或不紅,後壁粗糙明顯。不同的溫病,其發展變化有一定的差別,因此,還要注意發病全過程的証候特點,用以辨明其病因。
2 .既往史:因為不同的溫病發生與體質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如平素脾胃虛弱,健運失職的人易患濕溫;陰虛體質的人易患秋燥等。
?3 .天時氣候:祖國醫學強調「天人合一」的觀點。溫病學尤其重視季節氣候對溫病發生的影響。溫邪是外邪中屬陽熱性質的一類致病邪氣,各種溫邪的形成和傳播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來說,春天溫暖多風,易形成風熱邪氣
,引起風溫;夏天氣候炎熱,易形成暑熱邪氣,引起暑溫;長夏季節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易形成濕熱邪氣,引起濕溫;秋天氣候乾燥,易形成燥熱邪氣,引起秋燥。如氣候反常變化,「非其時而有其氣」
,也可產生相應的溫邪。如冬天不寒反溫,也易形成風熱邪氣;初秋氣候炎熱,仍可形成暑熱邪氣,等等。
二、病因病理須辨明辨病因,就是根據診察所得到的資料,結合各種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如風熱邪氣具有炎上疏洩的性質,致病多先傷肺衛,易逆傳心包,常夾痰壅肺;若病發於春季,初起見發熱微惡風寒
,咽紅,咳嗽,舌苔薄黃,脈浮數,進而傳變較快,可出現心營証候,咳痰氣喘,多屬風熱邪氣為患。暑熱邪氣具有炎熱酷烈的性質,致病多先傷陽明氣分,易內陷厥陰,耗傷津氣,多夾濕邪為患;若,病發於夏季,起病急
驟,初起即見陽明氣分熱盛証候,病程中易見邪熱內閉心包和肝風內動証候,津氣受傷明顯,多屬暑熱邪氣所致。濕熱邪氣具有重濁粘滯難化的性質,致病多犯中焦脾胃,常留戀氣分,留困日久易傷陽氣,亦可化燥傷陰;若
病發於長夏季節,患者素體脾胃失健,初起症見身熱不揚,身重肢倦,胸脘痞悶,小便短赤,舌苔濁膩,脈緩,病勢纏綿,傳變緩慢,多屬濕熱邪氣為患。燥熱邪氣具有乾澀的性質,致病必耗傷津液,易犯肺經;若病發於秋
季,初起見肺衛表証,咳嗽痰粘難咯,咽乾鼻燥,皮膚乾燥,苔乾,多為燥熱邪氣為患。熱毒邪氣具有易搏結於局部肌膚的特性,致病多引起局部紅腫熱痛,甚則潰爛。
溫邪侵入機體後,可以引起衛氣營血和三焦所屬臟腑的功能失調和實質損害,產生各種病理變化。臨床上,要根據就診時的証候特點,運用溫病學理論辨明衛、氣、營、血分及肺、心包、脾、胃、肝、腎等的病理變化。
辨病因和辨病理不能截然分開,它們是溫病辨証的兩個不同的側面。辨明了病理,才能作出針對性強的祛除病邪的治療;辨明了病因,才能準確用藥,藥到病所,有效地調整和恢復機體的功能。
三、立法用藥宜精當溫病治療的目的,在於及時祛除溫邪,消除病理變化,調整和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在臨床上,如見患者高熱,便予大劑量石膏、清熱瀉火,未必取得預期療效。筆者認為,溫病治療的立法用藥,要注意兩個
問題。
1 .必須針對溫病的病因病理立法用藥:一方面要注意祛除病邪,消除了病邪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惡化。在各種溫病的初中期,邪勢較盛,均須選用針對性較強的祛除病邪,的藥物。如風熱邪氣為患者,可用牛蒡子、淡竹葉、
川貝母、蔞仁等;暑熱邪氣為患者,可用青蒿、蓮葉、扁豆花、西瓜皮等;濕熱邪氣為患者,可用藿香、佩蘭、白蔻仁、生苡仁、黃芩等;燥熱邪氣為患者,可用沙參、花粉、玉竹等;熱毒邪氣為患者,可用銀花、連翹、蒲公英
、甘草等。
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病程階段及其病理變化施治,以便藥到病所,最有效地消除病理變化。如邪在衛分,治以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或桑菊飲;邪在氣分,治以清氣洩熱,選用白.虎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加減;熱結大腸
,治以通下積熱,方用承氣湯類;邪人營分,治以清營透熱,方用清營湯;邪人血分,治以涼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氣營兩燔,治以氣營兩清,方用清瘟敗毒飲等;邪熱內閉心包,治以清心開竅,方用「三寶」配服清宮
湯;肝風內動,治以熄風鎮痙,熱盛動風者用羚角鉤籐湯、虛風內動者用三甲復脈湯;熱傷陰液,治以養陰增液,邪熱傷及肺胃津液者用益胃湯等、久熱傷及下焦腎陰者用加減復脈湯;熱熾灼津導致陰竭陽脫,治以護陰救脫,用
生脈散加牡蠣、龍骨;濕溫病盛於氣分,治以清熱化濕,可選用三仁湯、黃芩滑石湯;濕熱痰阻三焦,治以和解三焦,用蒿芩清膽湯或杏仁滑石湯。在這些方面,要貫穿「異病同治」
、「同病異治」的思想。
2 .必須處理養陰扶正和清熱祛邪的關係:這是溫病治療的特點。溫病是外感溫邪引起的急性熱病,邪熱侵人機體,必然損傷正氣,耗傷陰液。治療上養陰增液,扶助正氣,則有利於祛除邪熱;祛除邪熱,自然有護衛正氣的作用
。因此,祛邪與扶正是相輔相成的。但是,無原則的養陰扶正或清熱祛邪都不利於收到預期臨床療效。孰輕孰重,臨床上必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初中期邪熱較盛,正氣不虛,以清熱祛邪為主,養陰扶正為輔;如到了
末期,邪熱已不盛,正氣不虛,則重在養陰扶正、兼清餘邪;若中期邪熱仍盛,正氣已虛,則清熱祛邪、養陰扶正並進,應用養陰扶正藥物,要注意勿滋膩留邪。一般初期可用蘆根、花粉之類,中期可用沙參、石斛之屬,後期可
用生地、白芍、麥冬之輩。在溫病後期,如見患者舌質嫩紅無苔、無發熱,多屬氣陰不足,治宜益氣養陰,可用四君子湯加雞內金、淮山藥、麥芽、生苡仁等,不宜過用滋膩藥。
四、病案舉例邱某,女,27 歲,學生,1985 年 8 月 20 日晚初診。患者於 5 天前淋雨,當晚即發熱,伴惡寒頭痛,經附院門診和急診觀察室診治,服中成藥及西藥,病情無改善,繼進苦寒清熱之劑,發熱暫退,旋即熱度增高
,遂人院治療。人院後,服用大劑清熱解毒之晶,症情未減,邀餘會診。症見壯熱 (體溫 40.1 ℃ ),惡寒,頭痛,輕咳無痰,口乾不欲飲,噁心欲嘔,面赤,咽紅,大便溏,小便黃短,舌苔黃膩,脈浮滑數。人院查血常規
:白細胞 2.35X10^9 /升,其中桿狀 0.05、中性 0.64、淋巴 0.27、伊紅 0.04,血小板 86X10^9 /升。患者發病雖在初秋,但當時氣候仍炎熱,暑熱邪氣襲人,且患者發病急驟,迅速出現陽明大熱,耗傷津氣的証候,故
認為暑熱邪氣為患。因「暑多兼濕」,濕困中焦,故見噁心欲嘔,便溏,不欲飲,苔膩。暑濕鬱表,故見惡寒,脈浮。縱觀病因病理,治當清暑化濕,瀉火生津。處方:青蒿、香薷 (均後下 )、甘草各 6 克,藿香 10 克,
扁豆花、白蒺藜、蒼耳子各 12 克。1 劑水煎服。
8 月 21 日二診:發熱大減 (體溫 37.3 ℃ ),惡寒消失,頭痛減輕,咽紅,舌苔黃膩,脈浮滑略數。辨証為暑濕未清,仍守上方加減:青蒿、香薷 (均後下 )、甘草各 5 克,生石膏 (先煎 )、大青葉、連翹、葛根、花粉各 15
克,板藍根、白蒺藜、菊花各 12 克,藿香 10 克。2 劑。
8 月 23 日三診:熱退 (體溫 36.9 ℃ ),頭痛已除,汗出,咽微紅,口乾,舌苔薄黃,脈弦滑。為邪熱初退,胃陰受傷。治以益氣養陰,兼清餘邪。處方:菊花、西洋參 ( 另燉 )各 10 克,花粉、太子參、大青葉各 15 克,
丹參、白蒺藜、連翹、板藍根各 12 克,糯稻根 30 克,甘草 6 克。2 劑。藥後神佳,胃納增,唯口略乾,咽微紅。查血常規復常,血小板 158X10^9 /升。仍守上方加減續服 2 劑,調理後痊癒出院。

失眠男子吃檳榔

《失眠男子吃檳榔》
一個中年男子因為失眠十多年就診,
他抱怨每天晚上7點就會想睡覺,
覺得太早了不想睡,
撐一下到了10點,就覺得很有精神睡不著了
每天都要數羊2小時
其實這是生活習慣規律的紊亂,
必須改變生活作息,
十多年了,吃西藥安眠藥沒什麼積極意義,
看一下舌頭,果然深紅色
陰虛火旺?
不是! 是吃檳榔,
怪不得睡不著。
我跟患者說,你這次的藥有點苦,
他馬上說,會不會拉肚子?
他每天都軟便3-4次,
我說,那是因為你吃檳榔吧!
患者有點錯愕,
我看了他的雲端病歷,
正在服用西藥
Pseudoephedrine Hcl
真的是在考驗中醫師專業了!

新藥品種枚舉「轉載」

洛克的話:
近幾年來,
我發現可以使用的中藥,中草藥,科學中藥,種類,越來越少,不知道是怎樣的環節出了問題?
不知道中醫藥的上級長官們,覺得這問題是應該發展的?
還是讓這產業自生自滅?
======================================================================
新藥品種枚舉

張志遠
隨著社會變革與發展,新藥品種日漸增多,
如治腹瀉用穿心蓮,
益氣通便用絞股藍,
咳嗽用平地木,羅漢果,白屈菜,
提高免疫力用紅景天,
咽喉腫痛用金蓮花,野蕎麥,
白帶用墓頭回,
清熱解毒用貓人參,
降血脂用白果葉,月見草,
尿路感染用半邊蓮,鴨跖草;

而有毒藥物芫花,甘遂,巴豆,大戟,馬錢子等幾乎已被淘汰。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少陰甘桔湯合苦酒湯加減治療聲帶結節案

《少陰甘桔湯合苦酒湯加減治療聲帶結節案》
于己百

劉某,女,33歲。小學教師。1991年1月25日就診。
患者因感冒後聲音嘶啞,延及半年多,經多方治療,效果
不顯。後在醫院檢查,診為聲帶結節,現自覺咽干而澀,
癢塞不爽,微覺疼痛,聲音嘶啞,飲食正常,大便偏干,
舌紅,苔薄白,脈沉弦。証屬邪熱傷陰,氣道燥澀,氣血
凝結於咽喉所致,治宜清熱養陰、利咽散結為法,方用少
陰甘桔湯配合苦酒湯加減。

處方:柴胡 12g,黃芩 10g,黃連 10g,生石膏 20g,升
麻 6g,連翹 20g,赤芍 12g,蟬衣 10g,殭蠶 10g,元參
12g,板藍根 12g,桔梗 10g,甘草 10g。水煎,二次分服


另用半夏 3g,用苦酒 (即食醋 )一兩,浸泡半小時,再煎
二三沸,取汁,攪人雞蛋清一個。用藥液少許滴喉,一日
數次。

1 月 28 日複診:服上藥 3 劑,咽乾澀痛明顯減輕,聲啞
亦見好轉。原方加夏枯草 12g,再進 7 劑,並囑堅持用苦
酒湯滴喉。

上法治療一月餘,聲已不啞,複查聲帶,結節消失。

按語:
聲帶結節多由過度使用聲帶所致,故多見於演員、教師、
營業員等職業者。中醫認為,肺主氣,其脈經氣管上行,
通於會厭、聲帶,患者因職業關係,經常高聲歌唱或講話
,容易耗傷肺陰而生虛熱,虛熱上蒸於咽喉,則咽乾澀痛
,虛熱煎灼會厭,則聲帶經常充血,甚則氣血凝滯而成結
節,以致影響氣道開合,故見發聲嘶啞不爽。少陰甘桔湯
(桔梗、甘草、陳皮、川芎、黃芩、柴胡、元參、羌活、升
麻 )乃《外科正宗》方,實由《傷寒論》中甘草湯、桔梗
湯為基礎發展而來。于氏用此方去羌活、陳皮、川芎之溫
散藥,加入黃連、生石膏、連翹、板藍根以及元參等清熱
瀉火、解毒利咽之品,以增強清潤之力;如人赤芍涼血活
血,以改善局部血運;加入殭蠶、蟬衣、夏枯草等清肝熱
,散結滯,以促進結節之消散。苦酒湯乃仲景《傷寒論》
治「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之主
方。原文所指咽痛,局部生瘡,或有潰爛,聲音嘶啞,甚
至失音,實屬痰熱阻閉,虛火上郁咽喉所致,故用苦酒湯
潤燥斂瘡,斂火降氣以治之。于氏移用治療聲帶結節、聲
帶息肉、聲帶水腫等常獲良效。綜觀本案,于氏以少陰甘
桔湯內服,從整體治療,以苦酒湯滴喉,從局部用藥,,
二方配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足見其臨証治病,不僅
善於選方用藥,而且在治療方法上還善於綜合運用,靈活
變通。

(鄧  沂  張士卿  于善哉  李金田)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學習中醫的三個要素

學習中醫的三個要素

于己百
于己百教授常說: 「學習中醫者,應該具備三個要素:
一是悟性要好;二是藥性要熟;三是不能脫離臨床。」
(一)養悟性
于氏常說:「學習中醫要特別注意悟性的培養,要訓練中
醫獨有的臨床辨証思維。這樣才能高屋建瓴,辨証精當,
提高臨床療效」。
如把痛風病症按「濕濁凝聚、血氣不清」辨証,用茵陳五
苓散治療取得滿意療效就很能說明問題。現代醫學所說的
痛風病,與中醫學中古病名痛風不同。痛風病發病原因主
要是體內嘌呤代謝異常,? 血中尿酸含量增高。當尿酸鹽
達到一定濃度時,即會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腎臟
等組織之內,從而產生多種臨床症狀,其中以突然發作的
關節尤其是趾或跖趾關節紅腫劇痛,常在夜半疼醒為特徵
。綜合分析本病發生的原因、機理和出現的臨床症狀,于
氏認為痛風病與風濕性關節炎不同,亦不屬於中醫所說的
風寒濕痺範疇,應按「濕濁凝聚,血氣不清」論治。即本
病的發病主要與脾虛不運,濕濁內生,凝而成痰有關。濕
濁之邪,屬於體內水液代謝失調,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而
成,其性質重濁粘滯,存於體內,勢必導致血液受污,混
濁不清。這──病機變化,與現代醫學認為的體內蛋白質
中的嘌呤代謝失調,使血液中尿酸鹽含量增高的病理變化
頗相類似。既然痛風病以「濕濁凝聚、血氣不清」立論,
其治療自應以「利濕洩濁、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通絡止
痛」為原則。所以于氏治療痛風,首選茵陳五苓散加減。
考茵陳五苓散乃《金匱要略》治療黃疽的專方,茵陳蒿利
尿除濕以退黃,五苓散化氣利水,助脾轉輸。因此,凡是
人體代謝異常致使血液之中的「血尿酸」、「膽紅素」、
「血脂 (膽固醇 )」、「血紅蛋白」等升高引起的疾病,
均可用茵陳五苓散助脾轉輸,利尿除濕而消除多餘的血尿
酸、膽紅索、膽固醇及血紅蛋白。
又如治療小兒遺尿,考慮患兒常有睡後不易叫醒而尿床的
實際情況,同時受到麻黃湯興陽不睡副作用、別稱「還魂
湯」的啟發。所以治療小兒遺尿時,在辨証處方的前提下
,常常加入麻黃湯之主藥一一麻黃 10g,桂枝 10g,以充
心陽,健元神,往往能取得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
(二)辨藥性
于氏曾說:「合格的中醫大夫,不但要會診治疾病,而且
也要會辨識藥性,醫藥是不能分家的。」
于氏臨床善抓主証,喜用經方,處方用藥少則四五味、七
八味,多則十四五味,最多不超過二十味,主病、主証用
經方,兼証、伴証用小方、對藥組藥。他常說:? 「我開
方是經方頭,時方尾。經方多用復方,有是証就用是方;
同時對療效卓著,驗之有效,味少力專的時方尤其是小方
、對藥組藥用得最多。」辨識藥性,即對藥物的性味、歸
經、功能、應用等,特別是其獨特的作用要熟記在心,那
麼臨証時就能靈活地組方遣藥。譬如對雙關藥物、對藥組
藥的應用就很有特色。
雙關藥物即雙管齊下、可起兩方面作用的單味藥物或是對
藥,這對減少整個處方的藥味至關重要。如象用三黃瀉心
湯加味治療小兒乾燥性鼻炎鼻衄,方中的白茅根既可涼血
止血,又能引血下行,用麻杏石甘湯、小青龍加石膏湯等
加減治療咳嗽、咯痰、氣喘中的葶藶子,既可瀉肺止咳平
喘,又能通便導氣下行。黃 、柴胡,在上可治頭暈,在
下可治小便頻數;代赭石、萊菔子降氣平肝,既可合於半
夏瀉心湯方中治療噫氣呃逆,又能合於鎮肝熄風湯方中治
療眩暈昏冒。
又如川芎,一名「芎」 (李時珍,《本草綱目》謂:「…
…或云:人頭穹窿窮高,天之象也。此藥上行,專治頭腦
諸疾,故有『芎』之名稱」 ),可載藥上行,直達頭腦。
因此於氏治療頭腦諸疾,均在辨証方劑或對藥組藥中加入
川芎以增強療效。,治療頭痛,合人對藥菊花、蔓荊子中
以疏風、活血、止痛;治療眩暈,合入組藥菊花、茺蔚子
、磁石中以祛風、平肝、定眩;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合
人經驗方「柴苓二陳湯」中以疏肝解郁、滲濕利尿、定眩
止吐。
(三)多臨証
于氏反覆強調:「中醫學實踐性很強,學中醫應早臨床、
多臨床、反覆臨床,在實踐中提高理論水平,在實踐中提
高辨証論治水平。」于氏 18 歲開始隨父學醫,並為人治
病。在其漫長的中醫生涯之中,無論是擔任繁重的行政工
作期.間,還是退休在家休養期間,從未間斷門診,長年
堅持臨床,懸壺不怠,每有心得與體會。正因為於氏不輟
臨床,默默耕耘,才使其學驗俱豐,教書育人,救病療傷
,功譽學林、教壇、醫界,同行、學生、病家有口皆碑,
成為一代名醫。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中醫處方上逐漸消失的字

《中醫處方上逐漸消失的字》
發表者:印利華


大概從明代中葉開始,醫生處方時每味藥至少要寫 3 個字
,講究的為 4 個字,內中除了藥名之外,還冠之以產地、
規格、質量等要求的字,可惜現在逐漸地消失了。幸而炮
製要求的字,如炒、炙、漂、段、焦……等還保留著。
屬於產地要求消失的字,有:
「潞」黨參 (指產於潞州的黨參,為道地藥材 );
「滁」菊花 (指產於滁州者 );
「廣」陳皮 (產於廣東 );
「藏」紅花 (產於西藏 );
「川」桂枝 (產於四川 );
「懷」山藥 (產於河南懷慶地區);
「宣」木瓜 (產於宣州);
「蘇」薄荷 (產於江蘇 );
「雲」茯苓 (產於雲南 );
「西」黃耆 (產於山西、陝西);
「雅」黃連 (產於四川洪雅地區 );
「蒙自」肉桂 (產於雲南蒙自縣 );
「新會」皮 (產於廣東新會的橘皮 )等等。
屬於規格要求消失的字,有:
「大」熟地、
「奎」白芍、
「京」元參 (大、奎、京均指選用大的藥材 );
「小」生地、「細」生地、
「子」黃芩 (小、細、子均指選用小的藥材 );
「肥」知母 (指選用肥胖的藥材 )等等。
屬於質量要求消失的字,有:
「鮮」佩蘭 (要求新鮮之品 );
「陳」香椽 (要求愈陳愈好 );
「光」杏仁 (必須去淨皮 );
「淨」麻黃 (不留雜質 );
「香」白芷 (香氣未失 );
「淡」竹葉 (只取淡竹的葉 )、
「淡」蓯蓉 (味淡者為上品 );
「拍」馬勃 (拍盡灰塵者 );
「粉」甘草(以折斷時有粉樣物,手感滑爽為佳品 );
「明」天麻 (飲片透明 );
「靈」磁石 (有吸鐵作用者 );
「花」擯榔 (飲片出現美觀的花紋者 );
「嫩」角針 (選用新嫩者 );
「霜」桑葉 (經霜者 );
「六」神曲 (六月六日製作者為佳品 );
「九節」菖蒲 (一寸中有九節者為佳 );
「九孔」石決明 (以九個疣狀吸水孔者為佳 );
「二青」竹茹 (竹子最外一層稱頭青,頭青與竹肉之間者
稱二青,可供藥用,現在的竹茹很多是竹肉,實無藥用價
值 )等等。
類似以上所列的中醫處方常用字,還有很多很多,現在
的中青年中醫可能已「莫明其妙」了。
使老中醫多少有些對王羲之 (303-361) 的「情隨事遷,感
慨系之矣」 (見《蘭亭集序》 )予以共鳴。

治病一道最為勞苦

治病一道最為勞苦
張生甫醫案
治病一道,最為勞苦,飲食不勻,起居無節,最足致病,
雖曰仁術,所謂從井救人者也。
余性嗜酒,治病愈勞,愈思飲酒,以舒發其疲滯。
甲子年九月初六日,俗所謂九皇期間也,治病歸家,飲大曲酒數杯,以消悶,佐以素菜,花生、豆腐等件,傍晚與門人講書,乘興說話太多,思吸葉煙,門人去後,覺心中難過,氣略上湧,唾之乃血也,是夜不敢著枕,以被墊其腰背,於床上靜坐,遂用前治胡姓婦藥方,薄荷、牛蒡、慈菰等藥,重加旱蓮草一兩,梨子二兩,一服即愈,但胃脘下似有物阻滯,不靜坐導氣,不覺也,余遂聽其自然,即靜坐法亦停止二月之久,其滯始舒,然而飲食起居稍有不慎,病又觸發。
憶丁卯十二月二十一日,因濕熱下注遺精,次日診病,復走路過多,震動脈絡,傍晚歸家,氣往上湧,吐血大作,低頭血便盈口,急服自己小便一碗,血稍止,遂用龍骨、牡蠣各五錢,甘草一錢,白芍三錢,淮藥、蓮米各四錢,茯苓三錢,炒枸杞二錢,天冬二錢,熟地三錢,煎服,次日即不見血,去龍、牡,守服此方,遂得痊可。
但身體日形衰弱,偶有甜味黃痰,時或噎氣,此皆血管破裂之兆,而身體乏力,不禁風寒暑熱,尤為血虛確証,今也煙酒皆已屏絕,飲食較前增加;惟不能耐勞,恐此生休想復元也。
--------------------------------------------------------
洛克的話:
1.當醫師的要注意自己身體健康。
2.長期酗酒導致的酒精性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的出血大多來自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
出血量大,容易反覆
3.
酒後吐血最常見的是急性胃粘膜病變,這個病是一類急性
出血性胃炎的統稱,而飲酒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胃粘膜的上皮細胞有旺盛的再生能力,不斷
的受損和修復中達到一個動態平衡。胃粘膜上豐富的血管
,還有分泌粘液的功能,一起保障胃的正常活動。胃黏膜
對胃具有特殊的保護作用,但很脆弱,環境因素、飲食、
藥物、吸菸、酗酒、細菌感染、情緒變化等,都可對其造
成傷害。
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它對油脂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它能
溶解胃表面的粘膜。濃度再增加就會溶解胃壁上的脂肪,
脂肪溶化了就會使胃壁淺表的血管暴露,那就會出血。所
以酒少量對活血有用,對身體有益,而過量了就會對身體
造成很大的危害。
胃粘膜被酒精破壞之後,失去保護能力的胃上皮也失去了
抵禦胃酸的能力。另外,急性醉酒狀態還是一種壓力刺激
。人在壓力狀態下人體會認為遭到了重大創傷或馬上要開
始戰鬥,分泌很多激素,這些激素會進一步減少胃腸道的
血供。所以,有的喝酒嚴重的人,會吐血塊。
食道賁門撕裂綜合徵
劇烈乾嘔、嘔吐和致腹內壓驟然增加的其他情況, 造成胃
的賁門、食管遠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層撕裂、並發大量出血,
稱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徵 (Mallory-Weiss 綜合徵 )
典型的病史為先有乾嘔或嘔吐, 隨後嘔血。與食管自發性
破裂相比, 心窩部疼痛極不明顯, 大多數病人僅表現為無
痛性出血。因為是動脈出血, 所以出血量較大, 嚴重時可
引起休克和死亡。但有的病例出血很少, 甚至僅在嘔吐物
中含有血絲或僅有黑便而無嘔血。

方明上兄乃眷以砂糖酒行胎暈脫危症

方明上兄乃眷以砂糖酒行胎暈脫危症
赤厓醫案
方明上兄令政,妊娠三月,自謂算數是女胎,即潛買紫砂糖沖酒,清晨飲之,半刻許血來如泉,遂昏暈,明兄急邀診之。面色灰白,大汗出,渾身厥冷,六脈微茫,尋之幾不可見。
幸其家有人參二兩,令盡傾鍋中,再入附子八錢,同煎,徐徐灌下。一飯頃,鼻與手足稍溫,微有聲息,午後墮下一胎。
復請往診,脈忽滑大而疾。
予曰:據脈胎應未動,若果胎已下,則必屬雙軀,不然,脈暴出為凶象矣。乃以參附加佛手散煎服。
至夜復下一胎,脈方小弱,續覺心氣下陷,身晌動,目張不瞑,聞音輒驚悸,口噤汗出,此因血下垂盡,百脈空虛,心神魂魄,俱失所養。
前此非重用參附補氣回陽,大事已去,今不為峻補氣血,倘一見喘促,仍莫能救。與黃耆、人參、熟地黃、當歸、棗仁、茯神、附子、五味子、龍齒、河車,日進二服。七日後,脈症稍轉,即此方出入逾月而愈。
噫! 以二文之糖,服人參至二斤,屢瀕於危而後安,此可為體虛而欲去胎者之戒。
-------------------------------------------------------------------------------
洛克的話:
1. 這個故事是說,用「紫砂糖沖酒」流產導致虛脫的救治過程,盛增秀在評議的時候,強調要注意「附子」的作用,
附子其性剽悍,能通十二經脈,走而不守,故向被視為妊娠禁忌藥物。該孕婦首劑附子用量達八錢,難免會影響胎元,服後「墮下一胎」,是其驗也;次診仍用附子,「至夜復下一胎」,更可証之。
2.紫砂糖就是一般黃糖,當然不能流產,
人情世故有些話主人不想講,醫師不能講,
一句話就帶過,寫在書上,心理知道就好,
最後那句話是故意裝蒜的。
3.「自謂算數是女胎」這是什麼?
難道算一算就知道是女的?
有啊!大家打開農民曆後面,可以看到這個
「生男生女的清宮圖」

《徐棣存兄病傷寒醫不責其虛但攻其邪喘脫而死》
赤厓醫案


徐棣存兄,年三十餘,病傷寒,煩熱,身痛,舌微黃苔,神氣頗睏倦。予知其人處素封(日子過得很豐富),酒色過度,體故羸,不可以正治,輕為和解,當自愈。邵伯黃君來,亦同予指(跟我認為的相同)。
伊欲速效,又延至一醫,言之動聽,遂疏予而任之。時伊尊堂,患腹脹浮腫,嘔吐不下食,予日至其家,調理漸安,因偶問棣兄日來何狀,並所服何藥?
其同事陸兄,以方示予,乃唯以寒折之,以苦降之,予為駭然,語之曰:病本輕,而藥過於病,即藥與病對,不與人對,此投鼠而不知所顧也。若不早易補劑,恐見喘急,命殆難延。某先生來,可以此意婉達,甚勿洩吾語也。次日問之,仍用芩、連、蘆根等,云有病病當之。
又次日促予往視,徐姓鹹在,皆曰病者喘矣,乞先
生救之。予曰:此病之變,久已向陸君言之,醫不吾信也。及人診之,喘急狂躁,目反視,不能識人,脈散亂如解索,遂辭焉。至夜半而絕。
--------------------------------------------------------------------------
洛克的話:
1.這篇文章寫的漂亮,患者與醫師們的關係對話,躍然紙上
2.「藥與病對,不與人對,此投鼠而不知所顧也」
臨床上,有些人治療糖尿病,為求降糖數據漂亮,
白虎湯、黃連、黃芩 一直吃,
看不到病人已經瘦巴巴快要熄火了。

白虎湯的遣用標準

《白虎湯的遣用標準》
張志遠

《傷寒論》白虎湯對像,既少煩躁,亦未提及大汗、大
渴、大熱、大脈,五症均無,反而列出表有熱、裡有寒, 
令人生疑。『在此情況下投予石膏,就好似盲人騎瞎馬、
夜半臨深池,步人險境』。准斯以觀,白虎湯的應用,缺
乏確切標準。
家父曾言,只有照後世所定汗、渴、熱、脈 四大,給予患者,不然就無針對性症狀,良方一首,尋不到適應証,十足感嘆。調理熱性病而方向、目的不明,絕不能以「胃家實」三字了之。
老朽認為石膏臨床,要學習清代醫家的經驗,補充大論的欠缺,方可完璧歸趙,掌握 汗、脈、熱、渴,突出舌紅苔黃、體溫持續不降,腸道尚未燥結。若發生譫語、大便不下,就應停用,已轉成大承
氣湯對象了。
1982 年於濟南診一高校學生,外感風寒傳人
陽明,咽喉紅腫,口乾而渴,出汗高熱不退,脈搏洪滑,
喜冷飲,欲吃冰糕,注射大量抗生素功力不顯,要求改換
中藥,即以白虎湯加味予之,有石膏 60g、知母 30g、甘
草 6g、粳米 30g、大青葉 30g、青蒿 15g、板藍根 30g、
黃芩 15g、金蕎麥 30g、山豆根 10g、牛蒡子 15g,水煎
分 4 次服,4 小時 1 次,日夜不歇,連用 3 劑,體溫下
降,症狀遞減,又飲 2 天,起床而愈。白虎湯臨床,是看
石膏的戲,必須找到主症,則箭不虛發,易於中「的」

製藥的煅存性要到什麼程度?



製藥的煅存性要到什麼程度?

上喉科課談製藥的「煅存性」,最難達意。我因之在黑板上寫以
濕→潮→潤→乾→燥→枯→炭→灰→燼
八字的乾濕分級,說明煅存性在之間。
(漫話耳鼻喉 干祖望)